通讯|中多合作推动多哥当地创伤骨科诊疗水平提升
新华社洛美11月3日电 通讯|中多合作推动多哥当地创伤骨科诊疗水平提升
新华社记者孙毅
十月的最后一天,早晨8点,在多哥卡拉东岱地区中心医院,第27批中国援多哥卡拉医疗队骨科医生赵贺正同当地同事一起在骨科病房查房。在得知自己术后恢复良好、不久将能出院时,52岁的库朱巴巴洛·约纳向赵贺道谢:“中国医生做手术,让人放心!”
10月4日,在多哥北部的卡拉地区,中国骨科医生与当地医护人员在卡拉东岱地区中心医院为患者术后查房。新华社记者 孙毅 摄
卡拉地区位于多哥北部,山多路险导致当地交通事故频发,但医院骨科人才和医疗设备匮乏。卡拉东岱地区中心医院曾仅有一名助理医师可实施骨科手术,难以满足当地人的就医需求。
这种情况随着中国和多哥深化医疗合作得以改变。两国于2022年签署意向书,建立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与卡拉东岱地区中心医院的对口医院合作机制。中方通过科室建设经验分享、远程会诊、人才培养、专家派遣等多种方式,助力当地创伤骨科建设、培养医护人才,有效提升当地创伤骨科诊治水平。
“中国医生的到来对患者非常重要。他们的技术令人信服。”卡拉东岱地区中心医院创伤骨科的助理医师格尼姆·科琳·菲尼基感叹,卡拉地区的患者再也不必跋涉近7个小时的路程去往首都就医。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今年已先后选派两批短期专家组赴多哥,与中国援多哥卡拉医疗队开展教学查房、手术演示、疑难病例讨论、骨科基本技能操作培训等工作。中方还向卡拉东岱地区中心医院捐赠一批设备。
10月4日,在多哥北部的卡拉地区,中国骨科医生与当地医护人员在卡拉东岱地区中心医院为患者术后查房。新华社记者 孙毅 摄
不久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专家在医疗队员和当地骨科医生配合下,为25岁的菲尔曼·达乌索实施手术。赵贺回忆说,这名患者骨折后没有及时就医,骨折患处经过数月畸形愈合,已经长满骨痂,给手术带来不小挑战。经过数小时的清创、复位和固定,手术终于成功。
达乌索说,中国医生在诊治过程中始终细致、耐心,术后检查时也给予自己鼓励,这让他对恢复健康充满信心。
据第27批中国援多哥卡拉医疗队队长武瑞涛介绍,现在卡拉东岱地区中心医院骨科诊室每月接诊量达300余人次。当地医护人员不仅能参加远程会诊和培训,还能前往中国学习。已有2批6名多方学员参加为期6个月的在华业务培训,回国后主刀创伤骨科手术58台,完成手法整复258人次。
10月4日,在多哥北部的卡拉地区,中国医生在卡拉东岱地区中心医院指导当地医护人员使用手术仪器。新华社记者 孙毅 摄
康复理疗师科菲·塔尔比亚·阿卡德是首批赴华学员之一,现已回到卡拉东岱地区中心医院骨科诊室工作。他说:“在中国的学习开拓了我的视野,我希望自己能为家乡的医院骨科建设添份力。”
今年是中国向多哥派遣医疗队50周年。10月,多哥卫生部长达雷在两国对口医院合作机制意向书续签仪式上说,感谢中方通过医疗队派遣、医疗物资支持、对口医院合作机制等形式支持多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多方希望继续加强两国卫生领域合作,为民众带来更多福祉。
上一篇:通讯|“为中巴友谊插上翅膀”——记中国援建瓜达尔新国际机场竣工验收
栏 目:国际新闻
下一篇: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挪威官员:期待借进博会加深对华创新和绿色合作
本文地址:https://xinwen.oa.jl.cn/guojixinwen/2338.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7-26研究:未来极端天气或致欧洲数百万人死亡
- 07-26特朗普要对美国国际开发署“开刀” 雇员三分之
- 07-26新西兰高速发生车祸致2死4伤
- 07-26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约20%员工将离职
- 07-26多个热带气旋夹击致菲律宾30人死亡 超529万人受
- 07-25哈马斯称特朗普“接管加沙”言论不可接受
- 07-25瑞士一私人飞机坠毁 3人受伤
- 07-25俄外交部:俄乌临时停火不可接受
- 07-25日本青森县发生4.7级地震
- 07-25新西兰糖业公司因销售铅污染糖制品被罚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11-08突发!韩国发生沉船事故已致2人遇难12人失踪
- 11-04中国人权事业航船行稳致远
- 11-11“秘中合作打开了一扇充满机遇之门”
- 11-04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等外国领导人将出席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10-04刚果(金)沉船事故死亡人数升至87人
- 03-16马来西亚举办经济论坛 各界看好马中经贸合作前
- 10-29“每次访问中国,我就像回家一样”
- 10-05综合消息|展示新中国发展成就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魅力——我驻外使领馆和机
- 09-15携手推进多元包容的现代化(中非共逐现代化之梦)
- 11-21众行致远 | 国际观察:践行多边主义 促进经济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