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电信诈骗套路 中国驻英使馆公布典型案例
中新网伦敦1月8日电 (记者 欧阳开宇)近期,中国驻英国使馆结合电信诈骗多发案件,梳理了几起典型电诈案例,供在英中国公民对照接到的不明电话,及时识别诈骗套路,增强反诈防骗能力。
典型案例1
在英国留学的孙某接到自称为手机卡运营商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孙某名下的手机号码向多位用户发送了诈骗短信,因涉诈号码注册地为上海,如需证明不是孙某本人行为,需向上海市公安局申请调查。随后,对方将电话转接至“上海市公安局”的“李警官”,李称孙某还涉嫌跨国非法洗钱犯罪,且属于“国家二级保密案件”,需要签订“保密协议”。“李警官”告知孙某可以向“检察官”申请“优先调查”,同时必须缴纳保释金,否则可能会被引渡回国。孙某担心影响学业,于是根据“检察官”的指引,将50万元转到对方指定的资金账户。转账后,孙某再也没有收到对方的消息,遂发觉被骗。
典型案例2
在英国留学的李某接到了自称“广州警方”的电话,称其涉嫌参与跨国洗钱活动将被遣返回国接受调查。对方要求李某登录一个所谓的“公安部”网站自行查询,李某输入案件查询编号后,发现上面竟然有自己的“通缉令”。随后,对方又称怀疑李某自导自演了一场“绑架案”以逃避调查,要求她拍摄视频以自证清白。根据诈骗分子的要求,李某自行拍摄了被绑架的求救视频提供给“警方”进行声话比对,并提供了自己的微信账号及密码。诈骗分子称李某牵涉“保密案件”,不允许与外界联系透露案情,否则将立即被抓捕回国。同时,诈骗分子使用李某微信号联系其父母,利用其拍摄的视频假称李某被绑架,索要赎金500万元。
典型案例3
英国留学生张某因日常开销需要,打算用人民币兑换一些英镑,正巧微信群内有人使用英镑兑换人民币,且汇率很有吸引力,于是与其联系,双方确定了换汇金额。随后对方给张某发来一张向其银行账户汇入1万英镑的交易截图,并催促张某尽快转账,张某见状便将相应人民币通过微信转账支付给对方。但张某却迟迟没有收到英镑,再联系该人时发现已被对方拉黑,才发觉被骗。
典型案例4
英国留学生张某接到自称学校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学校要求国际留学生交纳保证金,并通过邮件向张某发送伪造的学校通知,要求张某通过信件所附链接填写个人信息。张某按诈骗分子要求如实填写了信息,随后自己名下银行卡产生异常转账,并联系不上对方,才发觉被骗。
典型案例5
在英国留学的王某接到“广州市公安局”的“郑警官”来电,“郑警官”称王某名下手机卡向多位用户发送了不实短信,并牵涉一起“国家二级保密案件”,要求王某下载SKYPE视频通话软件,对王某开展全天24小时的监管。“郑警官”告知王某将被引渡回国,如果不想因此影响学业,必须缴纳足额的保证金才能予以取保候审。王某于是根据“郑警官”要求将100万元转到指定的“安全账户”。转账后,在“郑警官”要求下,王某用自己名下银行卡帮助代收他人保证金,被诈骗分子利用成为“工具人”。(完)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9-10一名在俄扣押美国公民被释放 美方声明:“俄方
- 09-10因仍用“墨西哥湾”白宫禁止美联社记者进入 副
- 09-10罕见!美俄隐身战机在印度同框
- 09-102025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商业论坛在
- 09-10短暂停火后 刚果(金)东部再起武装冲突
- 09-09总台记者观察丨欧洲舆论认为美国政府“关税大
- 09-09澳大利亚中国工商业委员会新州分会举办2025年中
- 09-09特朗普:美财长将访乌 乌克兰危机“必须也将很
- 09-09阿富汗北部发生自杀式炸弹袭击 至少五人死亡
- 09-09美国一监督组织提起诉讼 要求获取“政府效率部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10-27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国家主席梁强、政府总理范明政分别会见张又侠
- 11-21众行致远 | 国际观察:践行多边主义 促进经济全球化
- 11-04中国人权事业航船行稳致远
- 11-04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等外国领导人将出席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10-04刚果(金)沉船事故死亡人数升至87人
- 11-11“秘中合作打开了一扇充满机遇之门”
- 09-15携手推进多元包容的现代化(中非共逐现代化之梦)
- 10-06中外青年共享中国发展机遇
- 11-12特稿丨“更美好的未来在前方”——秘鲁各界热切期待习近平主席到访
- 11-13讲述互利合作的生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