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加沙停火协议达成 “永久停火”能
中新社北京1月16日电 题:加沙停火协议达成 “永久停火”能否实现?
作者 赵婧姝 袁硕
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当地时间15日就加沙停火达成协议。卡塔尔、埃及、美国当晚发布联合声明称,该协议旨在在加沙实现“永久停火”。但此间观察人士指出,由于以哈双方长期利益诉求仍存较大分歧,“永久停火”恐难以实现。
根据联合声明,停火协议将于19日生效。该协议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为期6周,哈马斯将释放33名被扣押人员,以色列释放未确定数量的巴勒斯坦被扣押人员,以军撤出加沙人口稠密地区,以色列允许加沙平民返回北部家园,并放宽对人道主义援助的限制。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内容包括双方继续交换被扣押人员、以军全面撤出加沙、战后加沙重建计划等,详细内容将在第一阶段完成后公布。
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在各方斡旋下,以色列与哈马斯进行了多轮停火谈判。除了曾在2023年11月实现短暂停火、部分被扣押人员获释外,此后多轮谈判一直未能促成双方停火。有媒体指出,此前谈判中,以哈双方在交换被扣押人员的范围及数量、以军撤出加沙路线图、实现永久停火抑或短期停火等问题上分歧不小,因互不妥协导致停火协议屡未达成。
专家指出,此次协议达成,根本动力是当下哈马斯受挫,处于被动,迫切需要暂时停火以实现喘息。
中东问题专家董漫远表示,以色列既要消灭哈马斯,又要争取以人质获释。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希望通过人质获释,达到维系以色列联合政府稳定、维护自身长久执政地位的目的。历时15个月的冲突重创哈马斯有生力量,黎以停火、叙利亚政局剧变、伊朗战略收缩等又使其陷入孤立,哈马斯几乎已山穷水尽,若要恢复力量、争取在加沙进行长远斗争,以人质便成为当下唯一筹码。
外交学院中东研究中心主任高尚涛指出,以色列愈发接近实现自身目标,哈马斯却已无力坚持过多要求,因此作出了许多妥协,迫切希望达成停火协议。
此外,美国出于自身利益考量亦发挥了作用。2024年12月以来,美官员为促成停火协议动作频频;新一轮停火谈判本月3日重启,美候任总统特朗普亦派中东特使参与斡旋,并对哈马斯发出较为严厉的警告。
董漫远说,由于哈马斯扣押的以人质中有人具有美国、以色列双重国籍,美方有动力推动实现停火与人质释放;而在离任前达成停火协议也将成为拜登政府的外交遗产。
高尚涛认为,特朗普技术团队在此次停火谈判中向哈马斯施加了强大压力,从结果看产生了作用。“内塔尼亚胡在协议达成后先致电特朗普表示感谢,说他还没上任就帮了大忙。”
然而,专家认为该协议眼下能落实的只有第一阶段,落实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仍有难度。
“当前,该协议仍是框架性、意向性的,很多细节还没敲定。”董漫远说,在第一阶段,哈马斯仅释放部分以人质,其余人质仍可作为第二阶段谈判筹码,争取结束以色列对加沙的军事占领等目标;以色列则可能继续利用哈马斯目前的困难,随时找借口恢复在加沙的军事行动,迫使哈马斯释放剩余人质。第三阶段,哈马斯希望在加沙战后重建中有一席之地,而美以要求哈马斯在战后加沙“没有生存空间”,更遑论发挥作用。可见以哈在第二、第三阶段的立场差距甚远。
高尚涛指出,内塔尼亚胡不想将以军撤出加沙。一方面,这将令此前为实现以色列目标的努力前功尽弃;另一方面,以执政党内部几名领袖已公开表示,若内塔尼亚胡同意撤出加沙,他们将辞职,这使内塔尼亚胡政府面临垮台风险。(完)
栏 目:国际新闻
本文地址:https://xinwen.oa.jl.cn/guojixinwen/6097.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5-05美国洛杉矶面临新一轮强风 野火恐“爆炸性增长
- 05-05新西兰环境保护部:黄眼企鹅或将在二十年内局
- 05-05希腊出口总额预计将连续第二年下降
- 05-05芬兰议会大厦内发现毒品痕迹
- 05-05尹锡悦缺席弹劾案首次正式辩论
- 05-04外媒:95岁好莱坞女星黛莉丝·柯莉在洛杉矶山火
- 05-04泰国普吉岛两摩托艇相撞 已致中国游客一死一伤
- 05-04热带气旋“迪克莱迪” 致莫桑比克多地断电
- 05-04中国驻印尼大使王鲁彤会见联合国儿基会官员
- 05-04日本东京都发生4.1级地震 多地有震感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11-08突发!韩国发生沉船事故已致2人遇难12人失踪
- 03-16马来西亚举办经济论坛 各界看好马中经贸合作前
- 11-07龙门石窟见证千百年中外文化交融
- 02-24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否认曾接受来自利比亚的竞选
- 12-01热点问答丨立法限制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澳大利亚有何考量
- 04-22日本千叶县接连暴发禽流感 超80万只鸡将被扑杀
- 10-18以军说正核实是否打死哈马斯领导人辛瓦尔
- 10-17多国媒体人称赞新疆绿氢项目“了不起”
- 02-17美国国会点数选举人票 正式确认特朗普当选总统
- 11-08嘉宾话进博丨伊朗工矿贸易部副部长:进博会展现中国经济规划的长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