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煮出一颗完美的鸡蛋?学者们有话说
中新网北京2月7日电 综合消息:全熟鸡蛋的蛋黄虽细腻松软,但吃起来口感较干;溏心鸡蛋蛋黄浓郁,甚至可以流动,却面临拉肚子的风险。问题来了,怎么才能煮出一颗完美的水煮蛋,既营养又美味?
6日,学术期刊《自然》(Nature)旗下期刊《通讯-工程》(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发表文章,学者们研究出一种叫“周期性烹饪”的方法,使煮鸡蛋的口感质地和营养价值都得到优化。
煮鸡蛋其实是一门关于火候和时间的精致艺术,因为蛋黄和蛋白凝固所需的温度并不相同。通常情况下,蛋黄在达到65摄氏度时开始凝固,而蛋白则需要达到85摄氏度。
文章作者称,为了避免出现过熟或者不够熟的鸡蛋,人们需要选择一个适中的温度。目前比较流行的方法都各有利弊。
如果将鸡蛋放进100摄氏度的水中煮12分钟,鸡蛋虽然全熟了,但每个部分的温度都远高于理想的烹饪温度,尤其是蛋黄;若将鸡蛋放进100摄氏度的水中煮6分钟形成溏心蛋,蛋黄又没有熟;听起来很高级的低温慢煮法(Sous-vide),即将水温控制在60摄氏度至70摄氏度之间,最终鸡蛋各部分的温度为65摄氏度,在这种情况下,蛋清中的蛋白质无法完全凝固。
作者们研究出的“周期性烹饪”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他们的方案是,分别准备一锅100摄氏度和30摄氏度的水,每两分钟将鸡蛋从一口锅中转移到另一口锅中。32分钟后,将得到一颗完美的水煮蛋。
“在恒定温度67摄氏度时,蛋黄的中心才能凝固。”作者之一的佩莱格里诺·穆斯托(Pellegrino Musto)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表示,在他们的方案中,这是沸水锅和温水锅达到的平均值。
“此外,蛋白在热循环和冷循环过程中分别经历从100摄氏度降到87摄氏度和从30摄氏度升到55摄氏度的温度变化,”穆斯托补充道,这使得蛋白的所有层次在加热和冷却的过程中,都能达到理想的烹饪状态。
他还表示,这种烹饪方法在营养成分方面也比传统方法更具优势。(完)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7-25哈马斯称特朗普“接管加沙”言论不可接受
- 07-25瑞士一私人飞机坠毁 3人受伤
- 07-25俄外交部:俄乌临时停火不可接受
- 07-25日本青森县发生4.7级地震
- 07-25新西兰糖业公司因销售铅污染糖制品被罚
- 07-24伊朗首艘自主研发无人机航母入列
- 07-24印度央行近五年来首次降息
- 07-24美国阿拉斯加州一架载有10人的飞机失踪
- 07-24老挝:已对向缅甸大其力地区供电作出限制
- 07-24怎么才能煮出一颗完美的鸡蛋?学者们有话说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11-08突发!韩国发生沉船事故已致2人遇难12人失踪
- 11-04中国人权事业航船行稳致远
- 11-04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等外国领导人将出席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10-04刚果(金)沉船事故死亡人数升至87人
- 11-11“秘中合作打开了一扇充满机遇之门”
- 03-16马来西亚举办经济论坛 各界看好马中经贸合作前
- 10-29“每次访问中国,我就像回家一样”
- 10-05综合消息|展示新中国发展成就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魅力——我驻外使领馆和机
- 11-07东西问·古典学丨熊林:孔子与苏格拉底如何影响东西方哲学的“底色”?
- 11-07龙门石窟见证千百年中外文化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