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改革·新华时评丨推进延迟退休改革要吃透16字原则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 题:推进延迟退休改革要吃透16字原则
新华社记者
延迟退休改革将于2025年1月1日正式启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坚持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
“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这次改革时提出明确要求。延迟退休改革关乎全体人民切身利益,涉及千家万户、各行各业,需要以全局观念、系统思维推进,更好满足多元化诉求,最大程度凝聚改革共识。
关键要把党中央关于改革的部署落实落细,尤其要吃透“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16字原则,各方面配套措施密切配合、高效协同,确保这一事关百姓福祉的改革稳妥有序推进。
坚持小步调整,要把握好“渐进式”节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一步到位的。改革办法明确每几个月延迟1个月,以较小的幅度逐步实施到位,从改革启动到目标完成,要经历15年的改革周期。改革以总体较缓的节奏,小幅逐步调整,是对社会期待的积极响应,有利于赢得更广泛的共识。
坚持弹性实施,要做到统一规定同自愿选择相结合。当前越来越多人希望根据自身就业、收入、家庭和身体状况等因素,增加退休年龄选择自主权和弹性空间。此次改革释放出不搞“一刀切”的明确信号,进一步细化出“往前弹”“往后弹”两种情况,让每个职工退休年龄由原来的刚性固定值,拓展为一个年龄区间,充分体现制度的弹性和改革的灵活性、包容性。
坚持分类推进,做到与现行政策有序衔接。此次改革不搞“齐步走”,充分考虑男女职工现行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的差异性,分别设定不同的改革目标和节奏,稳步推进、逐步到位。
坚持统筹兼顾,要协调推进配套和保障政策。延迟退休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与之相关的配套和保障政策措施非常多,需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比如,一些与原退休年龄挂钩的职业资格、证照和奖励政策等要作出相应调整;一些涉及大龄劳动者、超龄劳动者和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等政策,要抓紧研究出台具体配套措施。
延迟退休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一改革的稳步实施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者都具有重要意义。各方面齐心协力,稳妥有序推动改革落地见效,必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3-04一条“代表通道”,看见何种浙江?
- 03-04浙江去年审结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海事案件4463件
- 03-04台湾人均背千万房贷 买房族压力持续攀升
- 03-04吉林省力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百姓便捷就医得实
- 03-03天津法院力促诉前调解 2024年收案数量增幅锐降至
- 03-03浙江两会观察:民营经济如何迈过“三关”?
- 03-03江西进入“两会时间” “三个通道”将回应社会
- 03-03安徽划定1094个生态环境管控单元
- 03-03浙江法检“两长”: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
- 03-02北京政协委员献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12-12贵州国企招聘:2024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贵州省
- 09-23郭庆:一条路延伸出“牛”日子
- 09-24享受好政策 吃上“定心丸”(产粮大县探丰年)
- 09-24青春华章|人生有味 中国好“young ”:菌草治沙“新青年”把论文写在母亲河边
- 09-23AI,这一抹丰收的颜色
- 03-04吉林省力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百姓便捷就医得实
- 03-02去年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达2万亿元 信息软件业跃
- 02-24习近平:为两国关系发展擘画新愿景 推动中斯友
- 02-19联播+|部署反腐攻坚战 总书记要求风腐同查同治
- 02-19国家知识产权局:2025年要着力深化知识产权高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