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屋脊守护高原生态
中国科学院若尔盖湿地生态研究站俯拍图。中国科学院若尔盖湿地生态研究站供图
申扎高寒草原与湿地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成都山地所供图
申扎高寒草原与湿地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成都山地所供图
申扎高寒草原与湿地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成都山地所供图
科研人员正在调试相关观测设备。成都山地所供图
自拉萨出发,沿着雅鲁藏布江河谷一路向东,1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沿途皆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常年跑在这条路上的司机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仅在十几年前,路旁植被覆盖的地方,几乎都是漫漫黄沙。
从黄沙肆虐到绿意盎然,昔日荒漠化景象的改变,离不开科研工作者为生态治理与保护数十年不懈的努力。
日前,记者跟随中国科学院组织的“科技支撑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建设”采访团队,在这片被誉为“世界屋脊”的土地上,见证了我国科学家为构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所付出的努力:从荒漠治理到湿地保护,从气候变化研究到生物多样性维护。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作为“亚洲水塔”,青藏高原不但是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好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对于维护我国乃至全球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成都山地所”)研究员王小丹最早与青藏高原结缘,已经是20多年前的事了。他曾与生态环境学家钟祥浩一起,背着行囊,闯入这片“生命的禁区”。
西藏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拥有许多特殊和特有的生态系统类型。然而,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西藏高原生态环境问题日趋凸显,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受到威胁。
2005年,钟祥浩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建设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构想。为了编制《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年)》,钟祥浩带领团队,开展了数百人次的实地调查。团队每年要在野外工作好几个月,伴着极端寒冷和稀薄空气带来的高原反应,顶着头痛和呼吸困难在崎岖山路上跋涉,还不得不接受食物补给困难导致的饮食单调。
最艰难的一次,为了渡一条河,研究人员轮流趴在一棵横亘于河面的枯树上,双手支撑着树干,一点一点往前挪。
团队成员王小丹如今是西藏生态环境与发展研究室主任,成都山地所新一代西藏生态环境研究领域的带头人。据他介绍,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年)》,决定用近5个五年规划期的时间,专项投入155亿元,基本建成西藏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作为主要技术依托单位,成都山地所构建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的理论与技术体系,提出了西藏生态保护-生态建设-支撑保障统筹的生态安全屏障构建新模式。
科研团队根据西藏植被地带性分异原则、主导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相似性原则、地貌格局与地貌类型相似性原则、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条件组合特征相对一致性原则和流域完整性原则,构建了藏北高原—藏西山地、藏南—喜马拉雅中段和藏东南—藏东三大生态安全屏障区,提出了保护、建设和支撑三大类10项工程。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8-17河南通报2024年10项省重点民生实事完成情况
- 08-17台湾台中一商场发生事故 已致4人死亡
- 08-17从方言碰撞到文化共融 两岸夫妻成网红博主
- 08-17新疆玉雕匠人:金丝为笔以画入玉 助玉雕“走出
- 08-17公安部:严打借“灵修”名义非法培训的机构 查
- 08-12中方:与各方加强合作维护北极和平稳定与可持
- 08-12加拿大官员将中国描绘成美加“共同的经济敌人
- 08-11首善答卷|从“中国硅谷”到“世界中关村”
- 08-11中方驳瑞士发布报告:就涉藏涉疆问题进行政治
- 08-11【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传统文化赋能城市更新 展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09-19能源转型成效显现 擦亮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
- 01-23王毅同乍得外长库拉马拉会谈
- 12-12贵州国企招聘:2024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贵州省
- 09-20航拍俯瞰好“运”江苏 这里通江达海链接全球
- 01-21严厉打击“村霸”和家族宗族黑恶势力!最高法
- 12-12中国最强新锐时装设计师甄选正式启动!
- 09-18新华全媒+|跨前一步,全力以赴——上海抗击“贝碧嘉”保障城市安全运行见闻
- 09-18感受中秋佳节的时代意蕴(今日谈)
- 09-23郭庆:一条路延伸出“牛”日子
- 09-19各地举行丰富活动欢度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