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空航空兵同场训练成常态
陆军战机刚刚降落,海军战机接续起飞……隆冬时节,记者在空军某场站看到,陆海空多型战机同场调度、同场起降、同场保障,互为条件开展联合训练。
这崭新一幕的背后,是东部战区推开战训资源联合共享迈出的坚实步伐。近年来,他们理顺军种间协同关系、出台相关支撑文件,以推开同类型设施联合共用为抓手,推动同类型力量联合聚能。战区范围内几十个军用机场面向所有军种部队开放,几百处训练场地实现信息共享、开放共用。
保障对象扩容,倒逼保障能力升级。在该战区空军某场站,近7成官兵具备多机型保障能力,10余种装设备完成多机型保障加改装。技师林锦福熟练掌握10个保障专业技能,能够完成陆海空3个军种16型战机保障任务。一次任务,该场站27名官兵模块化编组,在4个飞行日内保障8型战机遂行90余架次战训任务。
记者探访该战区各军种发现,这样的场站并非个例,多军种多机型同场训练已成常态。如今在战区任务空域,飞行员起降选择更灵活,执行任务更从容。
一次多军种联合训练,海军舰艇扮演海上“移动机场”,调度陆航机群遂行任务。陆军某部一名飞行员驾战机在某型舰艇上完成补给,短时高效展开多波次模拟打击。这名飞行员感叹:“一个个开放的海军舰艇起降平台,如同‘海上服务区’,让我们的力臂更长、底气更足。”
一家建设、多家使用,带来多重效益。该战区多军种战机组成联合任务群队,探索走开自主联训方法路子,打造出一个个“联合练兵域”。
海军航空兵某部结合课题研究,主动与同场驻训的空军某部结成训练对子,共研海军战机对陆打击和空军战机反舰打击等招法。该战区陆军某机场筹建之初,充分考量海、空军战机训练保障需求。新机场落成不久,海军某舰载机分队、陆军某无人机分队等军种部队同时前来驻训,组织小体系自主联合训练,“一站式”完成多个以往需跨军种协调、转场多地才能开展的训练课目。
前不久,一次跨军兵种联合训练,陆军某部飞行员与海、空军飞行员齐聚同一塔台组成联合指挥组,组织完成舰机协同攻击、海上突防等多课目训练。一名飞行员感慨地说:“战训资源联合共享机制推行以来,各军种间的空间距离、体制障碍逐渐消融,战训资源对备战打仗的贡献率不断提升。”(康子湛、陈利)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4-16让红色记忆融入城市血脉
- 04-15建立“烈属关爱档案”
- 04-15扎根孤岛 守望空天
- 04-15一餐病号饭,连着战斗力
- 04-15深学笃行改作风 以上率下求实效
- 04-14“锦囊盒”里智慧多
- 04-14“战场”硝烟弥漫 “敌情”如影随形
- 04-14“个性化路径”助推“本领扩容”
- 04-14“抢修快一秒,胜算多一分”
- 04-14国防展台设在金黄花海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09-22针对“叶县强拆果园”一事,平顶山通报
- 09-22轻型坦克缘何热度再起
- 02-01“团圆房”里见关怀
- 01-31分类组训 升级过关
- 01-23三九探哨丨守卫深山洞库 哨位就是战位
- 01-19三九探哨丨高台之上:我是光荣“守塔兵”
- 02-03从严过细抓实安全工作
- 01-23传承优良传统 典型示范引领
- 01-22热点前瞻丨无人作战力量加速走向战场
- 01-20军营观察丨“排爆勇士”这样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