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装步尖兵”到“坦克教头”
日前,第71集团军某旅驻训场上,坦克三连班长、二级上士汪贤杰正在组织专业训练。寒风呼啸中,汪贤杰目光坚定,观察着每一名战士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帮带。
回望来时路,汪贤杰的军旅生涯经历了一次重要的专业转型。前年9月,他从装步连调整至坦克连担任班长。面对全新的岗位、陌生的环境和复杂的专业技能,这个在装步专业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一度感到不适应。
汪贤杰坦言,刚到新连队时每天都在挑战自我。他发现,虽然坦克和装步都是地面作战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专业技能和指挥方式却大相径庭。面对困难,汪贤杰没有退缩。作为旅里有名的“四会”教练员,他很快找到了突破口——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在规范组训方法上狠下功夫。在一次训练成绩统计时,他发现连队原有的记录方式过于简单粗放,既不利于数据分析,也不利于掌握战士的成长轨迹。
“科学组训首先要规范基础工作。”汪贤杰建议制作更加科学的训练成绩统计表,并设计了模板。这个新举措在连队推广后,提升了组训效率,也让他赢得了战友们的认可。
随着对新专业的掌握越来越熟练,汪贤杰开始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现自己。今年初,在全旅坦克专业比武中,他带领车组勇夺桂冠,并被评为首席教练员。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肯定,更彰显了跨岗位培养人才的成效。
在汪贤杰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坦克三连这个集体也在悄然改变着他。“刚来的时候,我就听说连队以知兵爱兵、团结友爱闻名,但真正融入后才明白其中的内涵。”他回忆道,指导员许德庆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需要关注的每一名战士的日常点滴:谁今天身体不适、谁训练有进步、谁需要心理疏导……关注这些看似琐碎的事,其实蕴含着对兵的真情。
在连队团结友爱氛围感染下,汪贤杰也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他的本子里不仅记录着组训方法,更满满当当地写着班里每一名战士的特点。“巫军性格内向但上进心强、小李训练底子薄但肯下功夫……”这些细致入微的观察让他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
如今,在坦克连班长岗位已经任职两年的汪贤杰,正朝着新的目标发起冲锋:参加集团军“四会”教练员比武,带出更多专业骨干。“虽然现在很忙很累,但一想到能帮助班里的战士们不断进步,我就觉得一切的付出都值得。”汪贤杰说。(卢明凯)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4-16让红色记忆融入城市血脉
- 04-15建立“烈属关爱档案”
- 04-15扎根孤岛 守望空天
- 04-15一餐病号饭,连着战斗力
- 04-15深学笃行改作风 以上率下求实效
- 04-14“锦囊盒”里智慧多
- 04-14“战场”硝烟弥漫 “敌情”如影随形
- 04-14“个性化路径”助推“本领扩容”
- 04-14“抢修快一秒,胜算多一分”
- 04-14国防展台设在金黄花海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09-22针对“叶县强拆果园”一事,平顶山通报
- 09-22轻型坦克缘何热度再起
- 01-19三九探哨丨高台之上:我是光荣“守塔兵”
- 01-31分类组训 升级过关
- 02-03从严过细抓实安全工作
- 02-01“团圆房”里见关怀
- 01-23传承优良传统 典型示范引领
- 01-23三九探哨丨守卫深山洞库 哨位就是战位
- 01-22热点前瞻丨无人作战力量加速走向战场
- 01-20军营观察丨“排爆勇士”这样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