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装上“光学眼睛”
传统雷达在探测低空低速小型目标时存在短板,“看高不看低、看远不看近”的特性,使其面对此类威胁时力不从心。为破解这一难题,俄罗斯技术人员尝试为雷达装上“光学眼睛”。
据俄媒报道,俄罗斯技术人员基于成熟的“懒猴”紧凑型雷达,开发出一款全新的雷达光学系统。此前的“懒猴”雷达仅能发现、跟踪低速目标,新雷达系统不仅能发现、跟踪目标,还能精准识别目标类型、评估威胁程度并向操作员自动告警。其识别能力明显降低了虚警率,有效避免了将鸟群等干扰源误判为威胁目标。目前,这款新雷达系统正在进行靶场试验。
分析认为,新雷达系统的性能提升,源于将“懒猴”雷达与远距离光电观测系统结合使用。“懒猴”雷达充当“侦察兵”,专门探测速度低于200千米/小时的低慢小目标,这一探测水平覆盖大部分小型无人机的速度区间。光电系统化身“识别官”,采用可见光与红外双通道设计,依据雷达提供的目标指引自动锁定,再利用先进神经网络算法精准识别目标类别(人、车、鸟或无人机),甚至装备的具体型号,有效筛除鸟群、云团等虚假信号,评估威胁等级并生成告警信号。这两者结合使用,极大地简化了操作员的工作流程,也减少了人为误判风险。
军事专家指出,发现目标后,关键在于与火力支援紧密配合,确保在目标接近时将其快速摧毁。为此,该雷达系统需要通过规模化部署发挥最大效能。例如,将其小型化后搭载在无人机上,执行精确打击任务;或者与自动火炮、机枪或导弹等结合,形成“侦—控—打”一体化闭环,雷达持续跟踪目标,武器在雷达引导下自动完成射击。未来,该雷达系统将安装在装甲车等机动平台上,使部队具备快速应对无人机集群攻击的能力。
新雷达系统并非俄罗斯应对无人机蜂群威胁的唯一方案。俄媒此前曾报道俄罗斯另一款紧凑型近距低空搜索雷达。该雷达可在7.5千米范围内探测中型无人机,由于重量轻、尺寸小,可灵活部署于桅杆、建筑物或各类移动底盘(包括普通汽车、全地形车等)。目前,基于多部该型雷达构建的空域监视系统已投入使用。
来源:中国国防报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7-31雷达装上“光学眼睛”
- 07-31为装甲车升级“防弹衣”
- 07-31海军山东舰起降保障中队加速生成新质战斗力影
- 07-31“专属训练套餐”补齐短板弱项
- 07-31战鹰破雨雾 砺翅海天间
- 07-31一份“迟到”的喜报
- 07-31驾驶员有了“云端练兵场”
- 07-31不落一户 不少一人
- 07-31空军某部开展飞行训练
- 07-31北约启动强化东翼威慑能力计划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03-11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中国力量
- 09-22针对“叶县强拆果园”一事,平顶山通报
- 09-22轻型坦克缘何热度再起
- 02-01“团圆房”里见关怀
- 01-31分类组训 升级过关
- 01-20军营观察丨“排爆勇士”这样炼成
- 01-19三九探哨丨高台之上:我是光荣“守塔兵”
- 02-03从严过细抓实安全工作
- 01-23三九探哨丨守卫深山洞库 哨位就是战位
- 03-22紧贴任务深学 立足岗位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