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患者的福音!阜外医院正式启用门诊手术室
9月29日,中国医学院阜外医院正式启用门诊手术室,完成多例无放射线经皮介入门诊手术。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医疗服务效率,更提升了广大患者的就医体验。
心脏门诊手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医疗模式,在保证医疗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精细化的手术流程管理和高效的术后护理,实现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在门诊内完成,真正实现“即治即走”的便捷就医体验。
“日间手术中心”完成的无放射线经皮介入手术,得益于阜外医院团队全球首创的无放射线经皮介入技术。该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手术方法,采用超声引导器械从外周血管进入心脏,远距离操作器械治疗心脏病。阜外专家介绍,“该技术实现了不开刀,不用放射线及造影剂,甚至在清醒状态下治疗心脏病,不但安全可靠,而且大大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阜外医院副院长潘湘斌(左二)正在为患者进行手术。
据介绍,该技术彻底消除了放射线固有的医源性损伤,显著提高医疗质量并扩大了手术适应证,使造影剂过敏、孕妇、肾功能不全、肿瘤等危重症患者也能接受介入治疗,而且保护了广大普通患者及医护人员。同时,该技术无需昂贵的大型放射线设备,可用笔记本大小的超声机实施门诊手术,可以在没有导管室的基层医院广泛应用,将心脏手术从要到大城市、大医院找大医生做的“重大手术”转变成“门诊手术”,甚至“上门手术”,为发展中国家解决了致命的可及性问题。
目前,该技术以“降低成员国医疗服务能力差异”的巨大贡献获得“世界卫生组织科技创新奖”,被联合国评选为全球推广的医疗项目,惠及全球民生健康福祉。团队已到法国、德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兹别克斯坦等30余个国家现场手术,传授中国技术。
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三病区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王首正表示,“今天上午九点半左右,我们完成了第一台使用完全可降解封堵器的手术。患者是一个28岁的男性,给他植入了一个完全可降解的房间隔缺损封堵器,观察3至4个小时就能出院了。”
心脏门诊手术严格遵循“风险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的准入原则,摒弃了传统手术需要长时间住院的弊端,极大地缩短了患者的等待时间和住院周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同时也有效缓解了医院床位紧张的问题,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刘雪洁)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5-05 河北移动:高质量推动华北低空经济综合示范区
- 05-05 天翼云息壤实现全面升级
- 05-04 中国移动终端智能体及具身智能机器人分论坛成
- 05-04 星迹互动以合成现实技术重塑数字文娱产业
- 05-04 视频|百支战队逐鹿榕城!回顾第二届“长城杯
- 05-04 视频|高校学子遇上网络攻防,看这场大赛如何
- 05-03 内蒙古移动全力护航“神舟十九号”凯旋
- 05-03 安徽联通“满格守护”游客五一畅玩之旅
- 05-03 第二届“长城杯”信息安全铁人三项赛(防护赛
- 05-03 机器人要“抢饭碗”?错!由人类创造、为人类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03-19 抖音生活服务下调31类目商家保证金
- 09-22科普中国直播预告|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开学第一课”
- 03-06 探索新路径 筑牢AI产业安全根基
- 02-24 “本源悟空”全球访问量突破2000万次
- 02-22 腾讯紧急调用元宝支持微信搜索 助力更多用户体
- 10-02丰收有我丨良种配良法,大豆田里高产“耕”新
- 03-16 “人工智能”成两会热词,代表委员热议安全治
- 03-11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聚焦5G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
- 03-11 我的“肉”为何不能拿走?——病理蜡块不外借
- 03-09 加速人工智能在千行百业中走深向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