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普日来了!中国科技馆开展系列活动
9月15日至25日,202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将在全国开展。中国科技馆以策源、融合、汇聚三个关键词推出展览、音乐会、舞台剧等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努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
策源,即锚定科技强国新目标,汇聚科普新动能,将中国科技馆打造成展教研一体化策源地;融合,即科技和文化的融合;汇聚,即搭建平台,吸引更多的科技工作者、科学家参与科普工作。
科学家与青少年共筑未来暨“同上一堂科学课”主题活动
科普日期间,面向科技前沿,邀请科学家与青少年手拉手开展项目式教学。活动基于真实科学研究情境导入,围绕“建设具有一定真实功能的外星科考站”任务,招募心怀梦想、热爱科学,具备探索精神和实践毅力的青少年参加挑战,与优秀的科学家、工程师一起设计建构自己的大科学、大工程装置。
活动过程将围绕“科学思维和方法”训练与培养的核心目标,以跨学科学习、项目式学习为教学理念,重点组织青少年尤其是初中生广泛参与,联动科学家、工程师、教育专家、科技教师队伍,助力科技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
围绕“建设外星科考站”选题,活动汇聚科学家们的前沿科技成果,展示最新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包含FD-09低速风洞模型展示、户外自重构蜗牛机器人集群实物展示、齿肋赤藓(具备火星生存能力)实物展示、“行星风假说”模型展示以及月壤水分子研究成果展示。
“星耀中国 科创未来”系列展览持续展出
中国科技馆“星耀中国科创未来”系列展览,包含“共和国血脉”“无声的惊雷”“拳拳报国芯”“向南极出发”四套,以科技创新为主线,聚焦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投身科技报国、科技强国伟大事业的接续奋斗,展示75年来所取得的一系列令世界瞩目、令国人自豪的伟大成就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弘扬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科学家精神等。
首次推出《华夏之光—文明的烛火》沉浸式舞台剧
据了解,该剧以天关客星和蟹状星云的关系为引子,以古今大科学装置——水运仪象台和拉索(LHAASO)观测站为载体,以北宋苏颂等科学家和当今科技工作者之间跨时空交流为线索,通过古今中外科学文化交融事件以及北宋时期以天文学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学的璀璨盛况,展现华夏文明开放包容的文明特质以及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以古喻今,彰显当代科技工作者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万众一心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
该剧包括两部分:一是沉浸式实景剧,在中国科技馆华夏之光展厅以及公共空间区域,进行实景化表演,营造沉浸式观演体验。二是沉浸式舞台剧,在中国科技馆多功能厅,通过多空间舞台、场景化舞美、互动式表演、故事化戏剧化连贯性剧情,采用声、光、电、舞、美、化结合的手法,打造剧场沉浸式演出。
首次举办“未来之声——AIGC音乐科技之夜”AI音乐会活动
该活动由中国科技馆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共同举办,旨在通过AI技术与音乐的深度融合,多维度、多层次地展示科学与艺术、科学与文化的融汇共生,拓展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视野,探索科学文化传播的新路径,激发年轻一代的创新思维。
活动分为“星际起航”“时光织梦”“心灵家园”“未来交响”和“星际回声”五个篇章,通过音乐讲述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故事。包括AI声音景观、AI音乐科普故事、AI虚拟合唱等,并与中国科技馆经典展品深度结合,呈现和谐、炫酷、华丽的视觉效果,打造沉浸式观演体验。将于9月20日19:30--21:30进行线上直播。
举办“论道科普”展览创新系列沙龙
栏 目:科技新闻
下一篇:“同上一堂科学课”主题科普活动主场活动在山西太原举办
本文标题:全国科普日来了!中国科技馆开展系列活动
本文地址:https://xinwen.oa.jl.cn/kejixinwen/249.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5-03 内蒙古移动全力护航“神舟十九号”凯旋
- 05-03 安徽联通“满格守护”游客五一畅玩之旅
- 05-03 第二届“长城杯”信息安全铁人三项赛(防护赛
- 05-03 机器人要“抢饭碗”?错!由人类创造、为人类
- 05-03 AI助手开启“通信+金融”新体验
- 05-03 全球通四季之旅“繁花季”正式上线
- 05-03 勇担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
- 05-02 云计算推动浙江义乌210万商家出海
- 05-02 视频|百强战队福州“亮剑”,第二届“长城杯
- 05-01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观察:数字基建硕果累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03-19 抖音生活服务下调31类目商家保证金
- 09-22科普中国直播预告|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开学第一课”
- 03-06 探索新路径 筑牢AI产业安全根基
- 02-24 “本源悟空”全球访问量突破2000万次
- 02-22 腾讯紧急调用元宝支持微信搜索 助力更多用户体
- 10-02丰收有我丨良种配良法,大豆田里高产“耕”新
- 03-16 “人工智能”成两会热词,代表委员热议安全治
- 03-11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聚焦5G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
- 03-11 我的“肉”为何不能拿走?——病理蜡块不外借
- 03-09 加速人工智能在千行百业中走深向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