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团队服务亚冬会背后的故事:挑战自我 团结
2025年2月,哈尔滨银装素裹,亚布力滑雪场的雪道上,运动员矫健的身影与赛场旁整齐排列的联想服务器交相辉映。联想中国方案服务业务群文体赛事项目部总经理王磊,对着网线另一端的媒体老师亲切地说:“各位媒体老师下午好,我是联想的王磊。”这句话仿佛一个开场白,预示着一场关于挑战、创新与团结的故事即将拉开序幕。
王磊的声音平和而有力,他的话语将我们带入了刚刚落幕的哈尔滨亚冬会的幕后世界。对于联想而言,这不仅仅是一场体育赛事的技术保障工作,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历练。王磊的眼神中闪烁着回忆的光芒,他透露道:“这次亚冬会,我们面临的时间压力是前所未有的。一般大型赛事的准备周期都是2-3年,而哈尔滨亚冬会,从我们知道这个项目开始,一共不超过1年半的时间。”
作为亚冬会官方技术服务商,联想团队面对的是一场与时间的极限竞速。从承接项目到赛事开幕仅18个月,较常规筹备周期压缩近半。王磊回忆道:"我们不仅要完成38个竞赛及非竞赛场馆的智能化改造,更要在老旧场馆基础上构建符合冬奥标准的技术体系。"面对挑战,团队以"科技冬奥"理念为指引,创新采用模块化机房、边缘计算等前沿技术,仅用三个月便完成核心系统部署,将二十年历史的场馆群升级为智慧赛事综合体。
王磊的语气变得坚定而自豪:“为了这次赛事,我们派出了一百多个工程师和专家,他们搭建了整个技术领域的运行保障体系。从计时计分系统到竞赛比赛系统,从票务管理到赛程管理,从成绩分发到赛事保障运管运行,再到智慧中心的正常运行,每一个环节都有我们联想工程师的身影。”接下来,就让我带你们走进亚冬会的背后,听听那些属于我们的故事……”
时间紧迫与低温挑战
哈尔滨技术保障团队负责人李凯光,作为这次项目上的工程师,深刻体会到了时间紧迫和低温环境给运维工作带来的巨大挑战。与杭州亚运会相比,哈尔滨亚冬会的准备时间相对紧张,而且场馆都是旧场馆改造,这给设备准备和实施部署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李凯光和他的团队不得不面对人员陆续介入、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他们通过提前在库房拆箱、预装设备等方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了赛事的顺利进行。
同时,哈尔滨的低温环境也给运维团队带来了极大的考验。在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中,通勤成为了一大难题。运维人员需要徒步走过最后一段距离才能到达场馆,但他们从未有过怨言,始终坚守在岗位上,按时按量完成了所有交付任务。
雪上项目的艰辛与坚持
亚布力雪上媒体中心运维工程师刘雪鸿,对于来自新疆的他来说,大雪并不陌生,虽然这次是第一次来到东北,并且负责了雪上项目媒体中心的工作。他们的团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测试赛多点开花,需要兼顾多个场馆,而且山上的温度可能低到零下40度。在这样的极寒环境中,他们以"人力+机械"双轨作业模式,在亚布力山区搭建起稳定高效的5G直播网络,让全球观众实时感受冰雪运动的魅力。
刘雪鸿还分享了她亲身经历的两个小故事。一个是同事因急性心肌炎住院,团队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协助办理入住,并紧急赶到场馆进行实施部署,没有耽误任何一场赛事。另一个是春节期间,几位同事坚守在场馆,无法陪伴家人。她的孩子甚至自己坐车来哈尔滨过年,这让她既担心又感动,觉得孩子长大了。
团队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在这些故事中,我们看到了运维团队之间的团结与合作。无论是面对时间紧迫、低温挑战还是突发情况,他们都能迅速应对、相互支持。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不仅确保了赛事的顺利进行,也展现了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感。
亚冬会的赛事运维背后,有着无数运维人员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专业精神、什么是团结合作、什么是挑战自我。他们的故事将永远铭刻在亚冬会的历史长河中,成为激励后人不断前行的力量。(李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7-18 像素蛋糕“全能创作”工具推动商业影像发展
- 07-18 共筑AI+行业智算引擎 加速多模态大模型落地
- 07-17 浙江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圆满闭幕
- 07-17 林俊杰自曝心脏问题 “心跳乱了节奏”有哪些健
- 07-16 “大模型赋能高质量发展”2025数字化发展与治理
- 07-16 被种草了!苏超刷“坪”背后的宝藏专业
- 07-16 绘就“网上网下同心圆”多方协作发力未成年人
- 07-15 咳喘、关节痛、总怕冷?三伏贴的关键知识都在
- 07-13 【大国粮策】给高考生的实用建议:农学是“朝
- 07-13 【大国粮策】作物学:从一粒种子到万千粮仓的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02-25 自家门口安装摄像头是否违法?最新监控区域“
- 01-09H5神兽道游系列松鼠大厅房卡棋牌源码浏览器微信
- 10-10福建各地特产的“福”文化解析
- 09-22“贝碧嘉”刚走“普拉桑”又来,最近台风为啥这么多?
- 03-19 抖音生活服务下调31类目商家保证金
- 02-24 释放科技计划项目科普潜力
- 10-13我国成功回收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
- 10-13WAFI之声|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未来农业发展取决于今天的年轻人
- 09-22科普中国直播预告|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开学第一课”
- 05-06 九章云极DataCanvas 亮相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