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规矩走在生意前头
“提供身份证号,可查指定人征信、户籍信息”“这些报告可用于精准电话营销”……近日,媒体调查发现,有不法分子以“生成报告”的形式出卖个人信息,严重威胁网络公共安全。
不少人在生活中都有类似经历——登录网购平台,推荐商品常有过往浏览痕迹;打开社交媒体,刷到的广告像是定向投喂;接到推销电话,对方竟能准确报出你的姓名、身份……从个人信息中挖掘个人偏好、消费能力,被不少企业视为“商机”,隐私泄露也愈发常态化,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等衍生问题随之升级。一旦“由点成面”,数据滥用与泄露、跨境数据存储传输更可能威胁社会稳定乃至国家安全。
为何别人这么容易获取我们的隐私?一方面,过度收集依然存在。吃饭先注册,买票先填表……很多场景下,普通用户对超范围收集行为无能为力。而在这些能够搜集和掌握个人信息的行业中,常有“内鬼”靠兜售信息获利,甚至有的企业本身就是更大的“二道贩子”。另一方面,管理补丁没有跟上技术升级。调查显示,一些机构在设置数据接口时缺少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安全措施,不法分子能够随时“劫持”接口并获取实时数据。最近就有媒体曝光,市面上存在五花八门的“获客软件”,能利用爬虫技术嵌入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强行抓取评论区用户的电话、微信账号等。
近些年来,关于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法规陆续出台,为企业使用个人信息标出了红线。而要想彻底关上“潘多拉魔盒”,必须从入口处着手。特别是在新型盗窃隐私、交易隐私的手段面前,各类平台更要守土有责,及时排查安全隐患,提高技术防线,堵上系统漏洞。以更大视野看,我国已成为产生和积累数据体量最大、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社会治理层面,隐私保护的价值排序也要不断靠前。最关键的还是继续完善隐私保护的政策框架,斩断各类“黑产”背后的黑手。
保护好不被“暴晒”的权益,人们才能更好地站在阳光之下。确保规矩走在生意前头,让信息流动的过程变得更加可控,科技才能真正造福社会。(关末)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5-20 北京联通双万兆AI赋能行动发布
- 05-20 阿里CEO吴泳铭内网发帖:回归初心 重新创业
- 05-19 三星Galaxy S25 Edge正式发布
- 05-19 AI出手 破解“整理国故”百年难题
- 05-18 中国移动宣布2025年5G-A客户将超5000万
- 05-18 龙芯终端与合见工软Archer软件成功适配
- 05-18 齐向东:AI驱动数据蝶变,需构建场景化安全保
- 05-18 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 05-17 抖音:用透明回应“污名” 以开放打破“茧房”
- 05-17 华为发布AI DC解决方案 引领产业加速迈向智算新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03-19 抖音生活服务下调31类目商家保证金
- 09-22科普中国直播预告|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开学第一课”
- 03-06 探索新路径 筑牢AI产业安全根基
- 02-24 “本源悟空”全球访问量突破2000万次
- 02-22 腾讯紧急调用元宝支持微信搜索 助力更多用户体
- 10-02丰收有我丨良种配良法,大豆田里高产“耕”新
- 04-27 抖音开放日公开算法原理 揭秘算法如何帮助用户
- 03-16 “人工智能”成两会热词,代表委员热议安全治
- 03-11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聚焦5G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
- 03-11 我的“肉”为何不能拿走?——病理蜡块不外借
友情链接:
联系QQ:316927000 | 邮箱:316927000@qq.com
Copyright © 2023-2025 茂裕资源信息网 版权所有 合作/意见信箱:hh70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