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粮策】“南菜北运”:揭秘舌尖上的“冬
当北方银装素裹之时,菜市场的货架上却绽放着岭南春意:广西的番茄水灵莹润,云南的叶菜青翠欲滴……这跨越上千公里的“舌尖上的春天”,正是中国“南菜北运”工程创造的现代奇迹。
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当北方温室进入“冬眠期”,来自南方的蔬菜便搭乘冷链专列,开启北上旅程,用丰饶物产填平南北气候的鸿沟。这场持续半年的蔬菜的“春运”,不仅让北方居民的餐桌四季常青,更在铁路网与互联网的交织中,谱写着现代农业的协奏曲。
“南菜北运”的进化史
北纬34°的寒冬划定了一条隐形的“蔬果分界线”。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北方温室因光照不足进入“冬眠期”,而广西、云南等南方省份此时日均气温仍保持在15℃~25℃,堪称天然的“越冬菜棚”,南方因此成为了冬春蔬菜的主产区。
早期,一些个体商贩自发组织将南方蔬菜运往北方销售,规模较小。自2010年起,为了满足冬季人们对新鲜蔬菜的需求,国家层面开始了“南菜北运”的系统布局,商务部启动了试点工程,2011年联合财政部下发文件,将海南、广西、云南纳入“南菜北运”主产区,并投入资金支持冷链物流、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
2012年,《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进一步明确重点建设海南、广西等基地,优化资金投向种子工程、冷链体系等领域。至2014年,云南累计供应北方蔬菜超2000万吨,占其总产量的37%,广西年外运量达800万吨以上,覆盖东北、华北市场。
南菜北运(图片来源网络)
农产品的“春运”列车从哪里出发?
“南菜北运”工程中,哪些地方主要负责“输出”?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广东、福建、海南等省份,是冬季北方省份蔬果的主要供应地,为北方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来源。
山东寿光凭借领先全国的农业科技水平与完善成熟的蔬菜种植体系,成为当之无愧的蔬菜输出大省。寿光的蔬菜品种丰富,以西红柿为例,寿光既有适合生食的樱桃番茄,果实小巧玲珑、酸甜可口,又有用于烹饪的大果型番茄,果肉厚实、汁多味美,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拥有独特立体气候的云南,可以在不同区域种植各式各样的果蔬。在云南输出的蔬菜中,叶菜类里的小青菜、菠菜产量可观,它们叶片鲜嫩,富含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深受市场欢迎。根茎类的胡萝卜、山药品质优良,胡萝卜色泽鲜艳、口感脆甜,山药则质地软糯、营养丰富。
云南陆良的结球生菜(图片来源网络)
这些蔬菜乘坐“南菜北运”专列,输入到东北三省、北京、天津等北方地区,为北方人民的餐桌带来新鲜可口的“春意”。
舌尖美味与增收增值的“双向奔赴”
寒冬季节,当北方家庭用来自南方的新鲜蔬菜烹制美食,民生工程的温度触手可及。
这场规模空前的农产品“春运”,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益处。“南菜北运”工程实施多年,不仅让北方消费者在寒冷的冬季品尝到种类丰富、价格实惠的新鲜蔬菜,让餐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为南方的蔬菜种植地区带来了丰厚的收入,当地的运输、包装、加工等一系列相关产业蓬勃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从马帮铃响的茶马古道到冷链专列的汽笛长鸣,从“千里不运蔬”的农耕禁忌到日行三千里的现代物流,中国人用智慧和科技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农业革命。
作者:谢芸
科学审核:王晓东 北京市数字农业农村促进中心正高级农艺师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5-20 北京联通双万兆AI赋能行动发布
- 05-20 阿里CEO吴泳铭内网发帖:回归初心 重新创业
- 05-19 三星Galaxy S25 Edge正式发布
- 05-19 AI出手 破解“整理国故”百年难题
- 05-18 中国移动宣布2025年5G-A客户将超5000万
- 05-18 龙芯终端与合见工软Archer软件成功适配
- 05-18 齐向东:AI驱动数据蝶变,需构建场景化安全保
- 05-18 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 05-17 抖音:用透明回应“污名” 以开放打破“茧房”
- 05-17 华为发布AI DC解决方案 引领产业加速迈向智算新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03-19 抖音生活服务下调31类目商家保证金
- 02-24 “本源悟空”全球访问量突破2000万次
- 02-22 腾讯紧急调用元宝支持微信搜索 助力更多用户体
- 10-02丰收有我丨良种配良法,大豆田里高产“耕”新
- 09-22科普中国直播预告|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开学第一课”
- 03-11 我的“肉”为何不能拿走?——病理蜡块不外借
- 03-09 加速人工智能在千行百业中走深向实
- 03-06 探索新路径 筑牢AI产业安全根基
- 03-06 政协委员提到的这款创新药,有啥来头?
- 03-01 人工智能国产化:一场关乎未来的关键突围
友情链接:
联系QQ:316927000 | 邮箱:316927000@qq.com
Copyright © 2023-2025 茂裕资源信息网 版权所有 合作/意见信箱:hh70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