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蹒跚一小步,新产业发展一大步
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在北京亦庄举行。让观众看到科技创新成果的同时,部分机器人选手步履蹒跚的画面也在社交媒体上流传:有的机器人累到“头掉”,用胶带粘上跑完全程;有的机器人步伐颤颤巍巍,没走几步就摔倒罢工;有的机器人刚起跑就撞上护栏,开赛即退赛……不少网友问:对人形机器人选手的步履蹒跚,应该怎么看?
半程马拉松赛道上的机器人,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厉害,甚至让一些网友颇感失望。
这也很好理解。创新从来不是一条直线,因为创新总是奔跑在“无人区”。一些未来产业更是如此,难有先例可借、没有模式可循,只能从一步一步试错开始。就像SpaceX的星舰在爆炸声中迭代重生,中国新能源汽车在质疑声里破茧成蝶,任何颠覆性技术的成熟都要经历“摔打期”。而“摔跤”必然会伴随着一些质疑与嘲笑。
1804年,当第一台蒸汽机车在铁轨上以每小时8公里的“龟速”行进时,不少围观者嘲笑它“还不如马车快”;当爱迪生改良的碳丝电灯在1879年亮起微弱光芒时,煤气灯公司也曾讽刺这不过是“昙花一现的玩具”。回望技术史,那些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突破,其“第一步”往往始于踉跄。而今,它们早已成为现代文明的基石。
带着这种历史纵深感看问题,我们对马拉松赛道上那些跌跌撞撞、步履蹒跚的机器人,自然就多了一份信心和宽容。毕竟,谁的成长路上不摔跤?摔倒并不可怕,摔倒再站起来就是了;发现问题并不可怕,发现问题再解决就是了。怕的是因为害怕摔倒而放弃抬腿,因为恐惧犯错而裹足不前。科技创新亦如人类学步,要学会走路,先学会摔跤,想找到发展的正确方向,问题是最好的标尺。
北京亦庄的这场“人机半马”,全程超21公里,这意味着,采用双足步态的人形机器人要完成约25万次精密关节运动;一共要拐14个弯儿,转弯角度至少有90°,这就需要机器人具备精准的路径规划和灵活的转向能力。可以说,这种长距离与复杂度并存的场景,对人形机器人是一次极限的“压力测试”。
测试就是为了成长。正如业内人士所说:“跑完全程的机器人固然可贵,但中途退赛的故障数据亦值千金。”机器人的每一次跌倒,都记录着关节结构改进的密码;跑冒烟的电机,倒逼着散热技术的突破;中途断电的尴尬,推动着能源管理的革新。因此,“斩金夺银”不是目的,为“跑”而“跑”亦非所求。更重要的是在奔跑的过程中,解决技术问题、工程问题,乃至机器人从实验室走进工厂、走向生活服务场景的产业问题。从这个角度看,机器人步履蹒跚的一小步,却是产业发展的一大步。
星辰大海的抵达,需要时间的沉淀;新兴产业的跃迁,也需要耐心去孵化。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潮下,如何看待探索中的曲折,能否培育对创新的宽容氛围,对未来产业培育壮大至关重要。
机器人完赛不是终点,而是技术进一步优化、产业链继续协同创新的起点。跌倒的划痕或许就是明日的勋章。相信有朝一日,赛场上健步如飞的人形机器人选手会对我们说:这不是我的黑历史,而是我的来时路。(作者:韩维正)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5-03 勇担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
- 05-02 云计算推动浙江义乌210万商家出海
- 05-02 视频|百强战队福州“亮剑”,第二届“长城杯
- 05-01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观察:数字基建硕果累
- 05-01 五大硬核科技重塑“通信+金融”生态版图
- 05-01 首批人形机器人技术国标立项
- 05-01 勇担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
- 04-30 人工智能如何安全、稳健、可持续发展?呼唤治
- 04-30 百度推出外贸企业AI扶持计划
- 04-30 第二届“长城杯”信息安全铁人三项赛(防护赛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03-19 抖音生活服务下调31类目商家保证金
- 09-22科普中国直播预告|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开学第一课”
- 03-06 探索新路径 筑牢AI产业安全根基
- 02-24 “本源悟空”全球访问量突破2000万次
- 02-22 腾讯紧急调用元宝支持微信搜索 助力更多用户体
- 10-02丰收有我丨良种配良法,大豆田里高产“耕”新
- 03-16 “人工智能”成两会热词,代表委员热议安全治
- 03-11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聚焦5G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
- 03-11 我的“肉”为何不能拿走?——病理蜡块不外借
- 03-09 加速人工智能在千行百业中走深向实
友情链接:
联系QQ:316927000 | 邮箱:316927000@qq.com
Copyright © 2023-2025 茂裕资源信息网 版权所有 合作/意见信箱:hh70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