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直播刷评”透支消费者信任
“还好有你家果冻,已瘦10斤”“我喝酒夜宵还瘦了7斤,就2盒”……在北京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网络直播间内,大量相似的话术充斥评论区。对于该公司雇佣“职业弹幕人”发送虚假用户评价的行为,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开出10万元罚单。据了解,此案是全国市场监管领域直播电商“职业弹幕人”虚假宣传首案。
所谓“职业弹幕人”,是指通过操控虚假账号或雇佣“网络水军”,在直播、短视频等互动场景中批量发布话术评论,虚构产品功效、用户评价或交易数据,以误导消费者、制造虚假流量的黑灰产从业者。本质上来说,这是传统货架电商刷单炒信在直播电商领域的变种。
在这个大众消费前习惯搜攻略、看评价的时代,店铺销量、产品评价往往是影响消费者下单与否的关键,由此催生出了刷流量、刷好评等一系列互联网营销黑灰产业链。从社交平台上的虚假“种草笔记”,到网络直播间内的“职业弹幕”,虚假好评的形式层出不穷。与网络店铺留言评价相比,直播间的实时评价更具迷惑性。当镜头前的主播激情带货、实时弹幕和评论区“好评如潮”,“沉浸式营销”带来的心理诱惑加上“限时优惠”营造出的紧迫感,极易使观看者冲动下单。然而,当消费者发现满心期待的商品或服务货不对板、所谓好评竟是精心编排的诱导购买的谎言,商家的信誉便不复存在。
这种“连蒙带骗”的虚假宣传行为,不仅直接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更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打击诚信经营者的信心,易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若不及时加以整治,将影响电商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乃至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事实上,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销售状况、用户评价等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去年市场监管总局出台的《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也对相关虚假宣传行为作了进一步的细化规定。此次案件的查处将“直播刷评”行为纳入“编造用户评价”的执法框架,为同类案件的办理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参考,也给相关各方敲响了警钟。
一方面,商家应摒弃“流量至上”思想,把更多心思放在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上,而非依赖批量刷评博取流量、制造消费陷阱。另一方面,相关平台应加强管理监测,改进流量分配机制,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从源头瓦解“职业弹幕人”的生存土壤。
信任是商业价值的基石,也是易耗品。守护好这份信任,需要消费者、商家、平台和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唯有多方携手形成治理合力,方能去“伪”存“真”,营造诚信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和理性有序的网络消费环境,筑牢数字经济的诚信基石。(杨佳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8-01 京东大模型品牌全新升级为JoyAI 加速产业走向深
- 08-01 “恒纪元”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08-01 【大国粮策】植物的“化学语言”:挥发物的奥
- 08-01 从“倒着解的方程”到“非线性期望”,金融数
- 07-31 中国移动正式揭牌人工智能新型专业化机构
- 07-31 AI开源开放创新平台“焕新社区”正式发布
- 07-31 蚂蚁集团CEO韩歆毅:从数字支付走向数智支付
- 07-31 问界M9在无人区完成极端环境应急救援
- 07-31 打破“永远50年”困境,激光聚变如何改变未来
- 07-31 中国移动发布“灵犀”2.0 推进生活服务智能体验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10-10福建各地特产的“福”文化解析
- 10-13我国成功回收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
- 10-08跟着节气游北京|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 10-07高质量药材从何来?创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10-02“U医公益行”健康义诊活动在江西樟树举行
- 03-15 视频|五大赛区同步开赛,500支战队谁能挺进“
- 02-25 自家门口安装摄像头是否违法?最新监控区域“
- 09-22“贝碧嘉”刚走“普拉桑”又来,最近台风为啥这么多?
- 05-07 “行业应用智能创新研发实验室”揭牌
- 01-09H5神兽道游系列松鼠大厅房卡棋牌源码浏览器微信
友情链接:
联系QQ:316927000 | 邮箱:316927000@qq.com
Copyright © 2023-2025 茂裕资源信息网 版权所有 合作/意见信箱:hh70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