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到东北旅游要当心“泼水成冰”变成“泼
当心“泼水成冰”变成“泼水成伤”
【给您提个醒】
这个冬天,许多到东北旅游的游客都想体验一把“泼水成冰”的乐趣:手拿一壶热水,在天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在冷空气的作用下,水会迅速变成冰晶或冰雾。
资料显示,“泼水成冰”现象主要基于水的物态变化原理。当热水被泼到空气中,会迅速蒸发。在这个过程中,水会从液态变为气态,吸收大量的热。
“然而,‘泼水成冰’在实际操作时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头部、面部、手、脚等烫伤。”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医院烧伤科和创面修复外科主任刘锐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泼水成冰’的热水如果洒到人体上,可导致深二度烫伤,严重时可造成深三度烫伤。”
记者了解到,最近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各大医院烧伤科收治了不少因“泼水成冰”导致“泼水成伤”的游客。
那么,怎样才能让“泼水成冰”更安全?刘锐提出了如下建议。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气温。一般来说,气温需要低于零下30摄氏度,最好能达到零下40摄氏度。在极端低温条件下,水蒸气能够迅速凝华成冰晶,形成壮观的冰花。即便气温不够低,若有大风相助,也能够迅速带走水中的热量,实现“泼水成冰”。
其次,要避免使用带盖的容器,尽可能减少泼水量,容器内最多装2/3的水。
再次,泼水时,要将手臂伸直,然后用力往上甩。同时,要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戴好帽子、围巾等,最好穿着防水衣物,包括防水手套、防水外套。
最后,要选择合适的环境和时间。最好选在清晨气温低、光线好的时候操作,且要确保周围没有其他人或障碍物。
如果不慎被热水烫伤,我们应该怎么正确处理?
刘锐说,一旦被烫伤,人们应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15分钟至30分钟,降低皮肤温度,缓解疼痛。如果伤口与衣物粘连,应用剪刀剪开衣物。如果出现水泡,切忌弄破或涂抹牙膏、酱油等,需及时就医。
(科技日报 记者 朱 虹)
栏 目:头条滚动
本文地址:https://xinwen.oa.jl.cn/toutiaogundong/4148.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7-19(新春走基层)河南尉氏:玉石雕出“金饭碗”
- 07-19“前方到站:高兴站!”首趟务工返乡专列已抵
- 07-19晶采观察丨温暖!春运返乡背后的6个服务小细节
- 07-19在建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成功合龙
- 07-19【新春走基层】震后一年,温暖中前行
- 07-18(新春走基层)新春将至 江苏无锡开展食品安全
- 07-18(我家这一年)文锁叔,住上了村里第一个“别
- 07-18(新春走基层)河南兰考:泡桐木奏响致富曲
- 07-18(新春走基层)福建福鼎:美景“流量”变发展
- 07-18辽宁“助残暖冬” 让非遗走进特殊教育学校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03-02青海玉树捐赠200万元物资驰援定日县地震灾区
- 09-3019.4亿人次流动量!交通运输部:四个“全力”保障国庆出行平安顺畅
- 03-03浙江气温迎“过山车”模式 将上演“一日换季”
- 10-125000亿!带出最确定主线
- 01-22我与国家一起前行丨“尔滨”的流量密码全是细
- 03-05特色“村晚”展现湖北公安县乡村文化新貌
- 09-16深创投入股,3.6万名试管婴儿撑起一个IPO!
- 09-16敷尔佳上海研发中心落成,以科研实力诠释“让世界见证中国之美”
- 03-05河北围场:第三届冬捕季启幕
- 03-03中美师生汇聚浙江洞头 携手打造艺术装置共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