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阜新:“玛瑙+文旅”添活力
本报记者 葛 鑫 通讯员 崔竹韵
辽宁阜新玛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的查海遗址。在该遗址出土的上百件玛瑙刮削器见证了古人对玛瑙的利用。随着时光的流逝,阜新玛瑙逐渐成为这片土地上的文化符号,为这座城市的文旅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今年9月底,2024“秋游辽宁”·第十九届辽宁阜新玛瑙文化旅游节在阜新市开幕。自2006年首届阜新玛瑙节举办以来,阜新玛瑙产业经历了从分散小作坊到规模产业园、从师傅带徒弟到专业雕刻学校的转变。
“本届玛瑙文化旅游节,是对文化遗产的珍视与传承、对‘玛瑙+文旅’深度融合的探索,对提升阜新玛瑙知名度和推动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阜新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简旭说。
在本届玛瑙文化旅游节的玛瑙饰品百品发布会上,从上万件玛瑙文创饰品中精心挑选、首次呈现了百件玛瑙文创。“我们与当地合作连续多年举办阜新玛瑙文化旅游节、天工大赛入围作品初选暨‘红玛瑙杯’玉石雕刻作品大赛等活动,深入挖掘阜新玛瑙的独特魅力。”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毕立君表示。
在阜新一代代能工巧匠的精心雕琢下,众多玛瑙艺术品呈现在世人面前。其中有这样一位年轻人。十余年前,他凭借着对玛瑙的一腔热爱,在大学毕业后毅然返回家乡,踏上了传承阜新玛瑙文化的创业之路。他就是阜新玛瑙文化博物馆馆长、青年玉雕艺术家曹辉。曹辉注重自主创新,带领团队不断探索新的技术、材料和设计理念,并与博物馆合作打造特色玛瑙饰品,推出定制服务和文化活动,力求将玛瑙文化的精髓与现代审美相结合,把玛瑙推向更广阔的现代消费市场。曹辉说:“之前,玛瑙通常作为工艺展品出现,近两年逐渐成为旅游纪念品,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也在逐步转变。”
今年国庆假期,阜新玛瑙文化博物馆推出了“把我的家乡讲给世界听”精品课程,邀请全国各地游客通过实地考察、工艺体验等方式,了解阜新作为“世界玛瑙之都”的深厚文化底蕴。游客不仅可以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亲手设计和制作属于自己的玛瑙饰品,更可以深入了解了玛瑙的历史、技艺沿袭和文化传承。
业内人士认为,玛瑙产业的欣欣向荣,为阜新探索出一条重要道路,提升了阜新的文化艺术氛围,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2-23创新再现中国神话奇幻世界 AI微短剧《美猴王》
- 02-23山西上党:赶制花灯 年味渐浓
- 02-23“福娃之父”韩美林献给家乡济南一座艺术馆
- 02-23红果短剧《墙外桃花墙内血》入选国家广电总局
- 02-23短剧与综艺的创新碰撞 《开播!短剧季》研讨会
- 02-23今晚播出!《启航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
- 02-23“中演汇剧场演艺年度影响力”公布2024十大舞剧
- 02-22舞剧《天下大足》重庆首演:千年石刻在舞台上
- 02-22顶飞锅盖,山东这道菜什么来头?
- 02-22湘籍华侨成立湖南首家芭蕾舞团 助力东西方文化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10-25岚台非遗艺术品展在平潭开展 共赏两岸传统技艺
- 10-25大型舞台剧《三千孤儿入内蒙》巡演在上海开启
- 10-25新疆阿拉尔市塔里木金秋文旅系列活动开幕
- 10-25守护乡音中的文化密码——我国语言资源保护的现状和展望
- 10-25【光明论坛】汇聚培育时代新人的文化力量
- 10-23《只此青绿》:从舞蹈名作到银幕佳片
- 10-18辽宁阜新:“玛瑙+文旅”添活力
- 10-17【文化评析】文旅深度融合 迸发更多活力
- 10-12《日光之城》:描绘藏族人民美好生活
- 09-132024暑期档:比票房不给力更可怕的是口碑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