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雪域高原焕新貌:“非遗+”带来哪些宝“藏”?
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壮美西藏,历史文化遗产之丰富,如同雪域高原夜空中的繁星。
近日,记者随“雪域高原焕新貌”调研采访团探寻千年技艺如何传承活化:当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旅有机融合,会带来哪些高原宝“藏”?
夜幕降临,山川星空化作舞台大幕。
一名老者头戴蓝色面具、吟唱古老颂词,跳起已传承数百年的藏戏;500多人手持木夯,以气势恢宏的“打阿嘎”,艺术化再现吐蕃百姓修建布达拉宫的场景……
图为《文成公主》实景剧演员在表演“打阿嘎”。(受访者供图)
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集中呈现数十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游客来西藏必“打卡”的文化产品之一。
“每一幕每一场都像是流动的‘时光机’,将我们带入历史长河,真实而梦幻。”一名山东游客看完演出,仍久久沉浸。
据了解,2013年开演以来,《文成公主》累计演出超2000场,演出及旅游配套累计接待观众超3000万人次,项目直接吸纳和间接带动就业上万人次。
传统文化蕴含无限力量。剧场运营企业域上和美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牟得喜认为,“非遗+演艺”,让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体认、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成为可能。
距离文成公主剧场不远,是今年5月正式开馆的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这一世界海拔最高的非遗博物馆,正成为游客眼中新的“打卡爆款地”、当地居民的“周末好去处”。
从体验制作藏香,到听“仲肯”吟唱气象万千的格萨尔,博物馆内,游客可以近距离接触藏族优秀非遗项目,感受记忆如何传承,文化如何流动。
福建游客成先生来到博物馆后,首先被色彩鲜艳、线条流畅的唐卡所震撼,“每一幅都仿佛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融合神话、民歌、舞蹈、说唱、杂技等元素的藏戏,也令他印象深刻。“这里有很多非遗瑰宝等待人们去发现,亲身传习体验更是难忘的经历。”
图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中的藏香。新华社记者聂毅摄
3项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37项国家级、51项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博物馆的19个展区,覆盖多项重点非遗类目。
近年来,西藏各类非遗项目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发展。2012年至2022年,国家和自治区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3.25亿余元,高原瑰宝正焕发新的活力。
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张中亚看来,“非遗+旅游”,不仅催生了更多独具文化意蕴的旅游产品,也让更多人参与到非遗传承和文化传播之中,令曾经“鲜有问津”的古老技艺更具生命力与烟火气。(记者 舒静 陈琰泽)
栏 目:文化新闻
下一篇:云南全面完成沧源崖画数字化记录 守护“人类童年记忆”
本文标题: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雪域高原焕新貌:“非遗+”带来哪些宝“藏”?
本文地址:https://xinwen.oa.jl.cn/wenhuaxinwen/77.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7-12云南民族团结之花绽放中缅边境芒市
- 07-12节目单来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元宵晚会
- 07-12哈利波特制片厂之旅(上海)落户上海锦江乐园
- 07-12江苏盱眙民俗展演巡游年味浓
- 07-12雁门关下新故事:山西代县“关城联动”激活边
- 07-11《哪吒2》登陆北美,外交部回应
- 07-11文化中国行·营造之法丨元宵节!去土楼享最盛大
- 07-11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面向全球征
- 07-11(新春走基层)“蛇年盈春:物质与非物质文化
- 07-09民俗文化类节目《我们的村节》播出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10-25岚台非遗艺术品展在平潭开展 共赏两岸传统技艺
- 02-23山西上党:赶制花灯 年味渐浓
- 02-22《帕丁顿熊3》书影联动为观众带来暖心治愈的文
- 10-25【光明论坛】汇聚培育时代新人的文化力量
- 10-132024天府书展:地方书展渐成行业盛会
- 10-12《日光之城》:描绘藏族人民美好生活
- 02-23今晚播出!《启航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
- 02-22湘籍华侨成立湖南首家芭蕾舞团 助力东西方文化
- 10-25大型舞台剧《三千孤儿入内蒙》巡演在上海开启
- 10-25新疆阿拉尔市塔里木金秋文旅系列活动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