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中轴线上,我们都是守护者
北京中轴线,这条承载着数百年厚重历史与文化底蕴的轴线,见证了无数时代的更迭与变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北京中轴线及其周边区域也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双重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普通人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王淼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首都功能核心区部主任工程师
在文物保护上,我们做了一些相关的工作,比如我们北京测绘院做了很多文创产品,背包、尺子、杯垫,还有鼠标垫、卷轴。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公众和社会参与人员了解中轴线。
同时,因为我们是测绘部门,“测”和“绘”一个重要的阐述就是地图,我们也出了相关的一些专题专业地图,也给公众提供了相关的一些服务。通过这种地图和文创,我们也在小学、中学、高中进行了一些科普活动,我们的产品技术走进了课堂,用这种方式让学生们了解我们测绘到底是怎么样一回事,怎么应用于整个遗产文化的保护工作。
此外,也配合其他部门做了一些相关的展陈,像在鼓楼有光影展,实体的地图通过光影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样的话更生动。
梁思成说过,中轴线上有很多个节点,但是在任何一个点上都没法一览无余。
但是通过测绘的手段就能够做到实景三维建模,然后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就能够一览无余,我知道它们的相互关系,它们的比例关系,还有它们的角度关系,甚至这些文物构成的比例能够系统地展现出来。甚至一个孩子不来北京,拿到我们的文创产品,或者一些地图或相关资料,就能直观地了解到中轴线遗产的知识现状。
张涛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遗产预防保护部主任
我想结合我的成长经历分享一下从文物爱好者最后成长成文物遗产保护者需要哪几步。第一步是要去逛各个文化遗产点,比如去逛故宫看长城,去蓟县独乐寺,在你深入去逛这些文化遗产点的时候,就会对它有一个了解,而且你也能发现到底是喜欢佛像还是喜欢彩画的纹饰,还是关注的是建筑的构件。
第一阶段完成了之后,第二阶段我们要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根据现场看到的这些东西回到家查一些知识点,看一些专业的书籍如《中国古代建筑史》,这样有重点的学习,脑子里知识点会比较系统。
第三步是多参与文物部门和文物系统举办的活动,比如夏令营、培训,包括我们的公众巡检,在参与这些专业活动的过程中,我觉得就能把之前两步积累的一些知识能更好地融合。
到了第四步,你在大学或者研究生选专业的时候,确定一下是否将来要从事文物保护工作,考专业院校的相关专业。上了这个专业之后,最后进入我们的文物领域,从事相关工作,就从刚开始的小白成为了一个专业达人。
张文革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 文物建筑检测鉴定与抗震评估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我的感觉是两个方面,首先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我们要用科技的手段,让大家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的认知。
通过检测、评估、数字化等手段,把建筑遗产精妙绝伦的,还有一些观众看不到的地方,比方说天花藻井里的一些构造,还有一些精美的图案等呈现出来,让大家能够看到文化遗产的宝贵和珍贵,让大家提高保护的意识,这是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就是公众参与,增加大家的主动性。大家认识到文化遗产需要传承以后,我们通过各种手段,主动地传播文化遗产的保护。
还有就是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在文物上不要乱刻乱画,不去攀爬等等,或者遇到别人破坏的时候,我们主动地去制止。提高大家的认知,共同保护好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
记者:王雪 蔡琳
上一篇:诺贝尔物理学奖“爆冷”,知乎答主详解AI为何属于物理学
栏 目:科技新闻
下一篇:北京中轴线很多建筑历经百年风雨却屹立不倒,文物建筑是如何抗震的?
本文标题:在北京中轴线上,我们都是守护者
本文地址:https://xinwen.oa.jl.cn/kejixinwen/1403.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5-05 河北移动:高质量推动华北低空经济综合示范区
- 05-05 天翼云息壤实现全面升级
- 05-04 中国移动终端智能体及具身智能机器人分论坛成
- 05-04 星迹互动以合成现实技术重塑数字文娱产业
- 05-04 视频|百支战队逐鹿榕城!回顾第二届“长城杯
- 05-04 视频|高校学子遇上网络攻防,看这场大赛如何
- 05-03 内蒙古移动全力护航“神舟十九号”凯旋
- 05-03 安徽联通“满格守护”游客五一畅玩之旅
- 05-03 第二届“长城杯”信息安全铁人三项赛(防护赛
- 05-03 机器人要“抢饭碗”?错!由人类创造、为人类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03-19 抖音生活服务下调31类目商家保证金
- 09-22科普中国直播预告|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开学第一课”
- 03-06 探索新路径 筑牢AI产业安全根基
- 02-24 “本源悟空”全球访问量突破2000万次
- 02-22 腾讯紧急调用元宝支持微信搜索 助力更多用户体
- 10-02丰收有我丨良种配良法,大豆田里高产“耕”新
- 03-16 “人工智能”成两会热词,代表委员热议安全治
- 03-11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聚焦5G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
- 03-11 我的“肉”为何不能拿走?——病理蜡块不外借
- 03-09 加速人工智能在千行百业中走深向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