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打卡千年驿站 看边境小城的非遗之美
霍尔果斯口岸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尔果斯市境内,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边界以蜿蜒的霍尔果斯河为界,霍尔果斯口岸也因其而得名。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陆路口岸,霍尔果斯口岸向东连接中国内陆,西侧毗邻中亚五国。霍尔果斯是一座因口岸而生、因开放而兴的城市,游客可以尽情体验中外文化的交融。让我们跟着记者的脚步,一起去打卡国门。
总台央视记者王莉:这里是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霍尔果斯公路口岸,这座巍峨雄伟的建筑就是霍尔果斯第六代国门,这里与哈萨克斯坦隔河相望,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和连接亚欧大陆的“黄金口岸”。千年以前,霍尔果斯就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一百多年前,霍尔果斯公路口岸正式通关,从20世纪50年代的第一代国门,到如今的第六代国门,国门的变迁,见证着霍尔果斯的这座边境城市的蓬勃发展。
湛蓝的天空下,第六代国门大气端庄,“中华人民共和国霍尔果斯口岸”几个鲜红的大字熠熠生辉,国门两侧翘起的飞檐寓意着中国与中亚经济将在这里腾飞。
早上10点,第一波中外客商和游客涌入口岸,热闹非凡。在国际汽车客运站买张汽车票,乘上国际客车,从这里出境,到达哈萨克斯坦最大的城市阿拉木图,只需要5个小时左右车程。
作为新疆第一个客货分离的陆路口岸,一辆辆新能源汽车从这里驶向中亚和欧洲,满载着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产品的重型卡车穿梭往来。
总台央视记者王莉:从霍尔果斯第六代国门向北,就来到了第五代国门。如今第五代国门虽然已经不再承担国门的功能,但是当地把它改建成了霍尔果斯国门文化展示馆,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向大家讲述着国门的变迁,口岸的历史。
走进霍尔果斯国门文化展示馆,跟着讲解员来到了70多年前的那片荒滩戈壁。20世纪50年代,霍尔果斯这个百年口岸建起了第一代国门,一排五间房连为一体的平房,少有人进出往来。
1983年,霍尔果斯口岸正式恢复开放,随着内外往来不断,狭窄的平房已不能满足当时通关过货的承载需求,国门也迎来第一次“升级”。1987年,重新选址扩建的第二代国门正式启用。伴随着霍尔果斯口岸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国门以更加宏伟壮观的姿态,成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新窗口。
2018年9月27日,第六代国门正式启用通关,这个集通关贸易、文化交流等众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口岸,已经成为霍尔果斯市的新地标。
葫芦烙画 鸳鸯琴
看边境小城的非遗之美
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边境上,跨境而建的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里有一座雄伟的红色建筑,非常醒目,这座建筑就是霍尔果斯中国文化馆,满满的中国元素,向世界各地游客讲述着悠久而厚重的中华文化。
走进霍尔果斯中国文化馆,中国书法、丝绸、刺绣……让各国游客驻足欣赏,展架上,一个个精美别致的葫芦吸引了大家的注意,用烙铁在葫芦上烙下精美的图样,这在很多游客眼里还是第一次见。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8-01当童话“照进”现实 舞台剧《偶然之城》让观众
- 08-01“金树林·绽放之夜”揭晓荣誉名单《山花烂漫时
- 08-01北京民族乐团“中华四季·雨水”音乐会奏响20
- 08-01上海中心城区再添艺术“梯田” 大上海剧场于黄
- 08-01墨尔本学者评《哪吒2》:“中国动画可媲美西方
- 07-31穿越远古演绎神话 山西蒲剧《精卫填海》魅力何
- 07-31男星李承铉晒中国“五星卡”,这张卡有多难拿
- 07-31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将于2025年6月13日至22日举办
- 07-31纪录电影《您的声音》票房超2000万
- 07-31第十四届横沙书香文化节举行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10-22海外传播,让世界看到华夏之美(文化中国行·有一种风华叫中国·华服风⑤)
- 10-14如何让戏曲“大观园”里“百花绽放”
- 10-25岚台非遗艺术品展在平潭开展 共赏两岸传统技艺
- 10-14开拓新舞台 培养新观众
- 02-23山西上党:赶制花灯 年味渐浓
- 10-25【光明论坛】汇聚培育时代新人的文化力量
- 10-23《只此青绿》:从舞蹈名作到银幕佳片
- 10-22“新长征 再出发”曲艺展演举办
- 10-18辽宁阜新:“玛瑙+文旅”添活力
- 02-23今晚播出!《启航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