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道上,千年古柏仍苍翠
古蜀道上,千年古柏仍苍翠
——四川守护古树名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实践
作者:光明日报调研组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考察了翠云廊,听取古蜀道发展历程、翠云廊整体情况介绍,沿古道步行察看千年古柏长势,详细询问历史上植柏护柏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千余年前,诗仙李白的一声感慨,让跨越天险、连接南北的古蜀道名垂千古。
“剑门路,崎岖凹凸石头路。两行古柏植何人?三百长程十万树。翠云廊,苍烟护。苔花阴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风度。”石栈钩连的古蜀道,凝结着古人的非凡勇气和智慧。植柏护路,成为代代赓续的优良传统。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和绵阳市之间的剑阁蜀道上,有迄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人工栽植驿道古柏群。清代诗人乔钵专门作诗,让这片延绵数百里的绿色长廊有了“翠云廊”的雅称。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考察了翠云廊,听取古蜀道发展历程、翠云廊整体情况介绍,沿古道步行察看千年古柏长势,详细询问历史上植柏护柏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
四川省牢记嘱托,切实守护好古蜀道古树名木,让这片苍林绿海持续延绵,让蜀道文化赓续传承。近日,光明日报调研组深入翠云廊,寻路古蜀道,探寻四川省守护古树名木、中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经验。
绿荫如盖的翠云廊生机盎然。魏运辉摄/光明图片
1 接续守柏绵延一方青绿
从地图上看,翠云廊以剑阁县剑州古城为中心,由北、南、西三线呈“人”字形分布,北至昭化古城,南抵阆中古城,西达梓潼七曲山大庙,总长300余里。
“‘三百长程十万树’所言不虚!”剑门关景区游客部主管蒲元彬告诉调研组,剑门古蜀道现存古树7803株,其中古柏7778株,古柏平均树龄1050年,树龄最长的达2300年,梓潼县境内也有古树1万多株。
调研组步入翠云廊,清凉迎面扑来。路旁一株挨着一株的巨树,虽历经千年沧桑,仍然绿荫蔽日,生机盎然。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一代代古人接续植柏护柏,让我们享受着惬意的阴凉。翠云廊肇始于秦汉,完备于明清,历朝历代均有不同程度的补植。“这么大规模的古柏群,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代官民植柏护柏、累积而成。”蒲元彬说。
史料记载,历史上翠云廊至少有8次大规模种植柏树。植柏护柏的接力棒在一代又一代蜀人手中传递,古蜀道逐渐形成了古柏护卫、绵延不绝的林荫大道。
“历朝历代都对古柏保护作出明确规定,官民共同遵守、相互监督,让翠云廊的古柏经受住了岁月考验。”蒲元彬说,唐宋皆有禁止毁树、违者受罚并补植的敕令,明代规定“官民相禁剪伐”,逐渐形成“交树交印”制度,地方官离任时,必须清点古柏,向接任者进行移交。
“世界上有很多知名道路都已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而我们的翠云廊却簇新如故,这得益于先辈的智慧和一代接着一代干的毅力。”蒲元彬说。
这些好的经验,至今仍在延续。《广元市林长离任交接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十九条措施》《广元市剑门蜀道保护条例》《广元市古树名木保护责任清单》以及《剑阁县蜀道古柏离任交接制度》《梓潼县古柏资源离任审计交接管理办法》《梓潼县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等规定,将历史上植柏护柏形成的经验上升为制度,推动爱树护树成为干部群众的共识。绵阳、广元、巴中、南充等地还建立了协同保护机制,联合打击破坏古树名木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直到今天,古柏数量及生长状况仍然是剑阁和梓潼县乡主要负责人离任交接的重要内容。剑阁县7803株古树、梓潼县11950株古树,都在一任接一任的守护中愈发茁壮。
“汉阳镇、柳沟镇、姚家镇辖区内古柏生长状况良好、交接事项完整、交接程序合规,符合管理规范,同意三位同志古柏保护离任交接正式生效。”今年2月20日,剑阁县举行翠云廊古柏保护离任交接“交树交印”仪式,对近2000株古柏存活和生长情况评定后,三个镇的党委书记完成了离任交接工作。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2-23创新再现中国神话奇幻世界 AI微短剧《美猴王》
- 02-23山西上党:赶制花灯 年味渐浓
- 02-23“福娃之父”韩美林献给家乡济南一座艺术馆
- 02-23红果短剧《墙外桃花墙内血》入选国家广电总局
- 02-23短剧与综艺的创新碰撞 《开播!短剧季》研讨会
- 02-23今晚播出!《启航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
- 02-23“中演汇剧场演艺年度影响力”公布2024十大舞剧
- 02-22舞剧《天下大足》重庆首演:千年石刻在舞台上
- 02-22顶飞锅盖,山东这道菜什么来头?
- 02-22湘籍华侨成立湖南首家芭蕾舞团 助力东西方文化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10-25岚台非遗艺术品展在平潭开展 共赏两岸传统技艺
- 10-25大型舞台剧《三千孤儿入内蒙》巡演在上海开启
- 10-25新疆阿拉尔市塔里木金秋文旅系列活动开幕
- 10-25守护乡音中的文化密码——我国语言资源保护的现状和展望
- 10-25【光明论坛】汇聚培育时代新人的文化力量
- 10-23《只此青绿》:从舞蹈名作到银幕佳片
- 10-18辽宁阜新:“玛瑙+文旅”添活力
- 10-17【文化评析】文旅深度融合 迸发更多活力
- 10-132024天府书展:地方书展渐成行业盛会
- 10-12《日光之城》:描绘藏族人民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