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塞上老街:塞外繁华处 古韵映青城
【老商圈 新消费】
光明日报记者 高平 王潇
今年国庆假期,塞上老街游人如织。
“瞧一瞧,看一看,纯手工打造的民族饰品”“这是给您制作的羊毛毡烫画,您收好”……取下店铺门上的木板,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进来,伴随着叫卖声,塞上老街开启了一天的热闹。
塞上老街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召寺旁,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从东入口踏上塞上老街,只见东端竖立着一座醒目的牌楼,正面写着“塞上老街”,背面题着“明清遗韵”,道路两旁建筑俱是明清风格。
文化魅力足
塞上老街东西总长约800米,南北宽近400米,在以塞上老街为核心的文化区块内,有3个A级旅游景区、4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8处不可移动文物、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730余家文旅创意产业商户。2022年,塞上老街入选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明清时期,这里曾是塞外最繁华的贸易街市。中原客商将茶叶、丝绸带到这里,用来交易北方游牧民族的牛羊奶食。驼队、马队在这里交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蒙商文化、民族文化和老城文化。四百年来,塞上老街见证了各民族赓续不断、欣欣向荣的交往交流交融。
塞上老街夜景。
如今的塞上老街,游客熙熙攘攘,一派繁华景象,古建筑、非遗手工艺品、特色小吃令人应接不暇。老街两侧,牛皮包、羊角梳、民族首饰、古玩特产等商品琳琅满目。其中,最受外地游客欢迎的是现场制作羊毛毡烫画。以一张羊毛毡为纸、一只电烙工具为笔,不施颜料,仅凭笔的热度熨烫羊毛毡作画,题材有风景、骏马、人物,栩栩如生,尽显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独特魅力。
涅槃获新生
1997年后,政府为保护历史遗迹,以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塞上老街重新修葺;2011年,塞上老街被呼和浩特市列为不可移动文物;2013年,政府再次投资,对老街街区路面和配套网管进行了重新铺设,对部分建筑实施了保护性修缮,同时,新开辟了塞上老街南侧街道,形成了南北贯通的历史文化街区。“每年的旅游旺季这里都人挤人,和赶集一样,经过重新规划定位,这条老街区现在有了新生机,客流自然不成问题。”马丽娜经营的“同和居”手工艺品特色店一开就是18年,她见证了塞上老街的涅槃新生。
塞上老街夜景。
每年夏季,这里都会成为美食爱好者的天堂,美食多种多样,音乐美食季更是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今年最出圈的就是沉浸式文旅歌舞剧《千秋昭君塞上情》,不少外地游客慕名而来,感受着昭君文化的独特魅力。
“感到很震撼,逼真的场景、生动的演绎,犹如身临其境,结束后令人回味无穷。”游客兰鹏说。
夜幕刚刚降临,塞上老街游人如织。不少游客纷纷在入口处排队拍照打卡。“好玩、好看、好吃!这是我来塞上老街最直观的感受。”来自北京的游客李云龙说。
开发新业态
在塞上老街“玉泉造物”文创体验店,记者看到游客正在挑选印章本和冰箱贴。“玉泉造物”负责人范晓霞告诉记者:“店内目前销售多款原创产品,包括玉泉印迹集章册、福地玉泉、青城系列印章本等,主要以塞上老街、玉泉地图等为主题,有昭君钥匙扣、音乐棒棒糖、地标尺、方言手提袋等产品。我们店最大的特色就是‘集章打卡’,目前推出了青城十六景印章以及玉泉区内的特色景点建筑、牌匾、民俗等多种原创印章,这些文创产品深受游客喜爱。我们正在开发福地玉泉系列明信片、古韵青城冰箱贴,同步更新青城系列特色印章,进一步满足游客更多需求。”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2-23创新再现中国神话奇幻世界 AI微短剧《美猴王》
- 02-23山西上党:赶制花灯 年味渐浓
- 02-23“福娃之父”韩美林献给家乡济南一座艺术馆
- 02-23红果短剧《墙外桃花墙内血》入选国家广电总局
- 02-23短剧与综艺的创新碰撞 《开播!短剧季》研讨会
- 02-23今晚播出!《启航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
- 02-23“中演汇剧场演艺年度影响力”公布2024十大舞剧
- 02-22舞剧《天下大足》重庆首演:千年石刻在舞台上
- 02-22顶飞锅盖,山东这道菜什么来头?
- 02-22湘籍华侨成立湖南首家芭蕾舞团 助力东西方文化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10-25岚台非遗艺术品展在平潭开展 共赏两岸传统技艺
- 10-25大型舞台剧《三千孤儿入内蒙》巡演在上海开启
- 10-25新疆阿拉尔市塔里木金秋文旅系列活动开幕
- 10-25守护乡音中的文化密码——我国语言资源保护的现状和展望
- 10-25【光明论坛】汇聚培育时代新人的文化力量
- 10-23《只此青绿》:从舞蹈名作到银幕佳片
- 10-18辽宁阜新:“玛瑙+文旅”添活力
- 10-17【文化评析】文旅深度融合 迸发更多活力
- 10-132024天府书展:地方书展渐成行业盛会
- 10-12《日光之城》:描绘藏族人民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