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百余件玉石器——内蒙古红山文化考古成果上新
光明日报记者 高平 王潇
日前,记者从中国考古学会、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赤峰市政府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内蒙古红山文化考古取得新成果。考古人员今年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完整地揭露出一座红山文化晚期积石冢,一次性出土百余件红山文化玉石器;首次发现南方北圆、南坛北冢的墓葬兼祭祀为一体的建筑遗存,基本辨识清楚该建筑的布局特征与营建顺序。
自2024年4月开始,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项目团队,在赤峰市敖汉旗开展了为期近4个月的考古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金松介绍,这是目前内蒙古考古发掘的最大的红山文化晚期积石冢,一次性出土百余件红山文化玉石器,基本涵盖了红山文化玉石器的大部分类型,且发现与凌家滩文化玉冠饰相似的器物,填补了内蒙古自治区红山文化出土玉器考古研究的空白,也为探索河套地区龙山时代“藏玉于墙”现象来源提供了新的线索。
“去年在彩陶坡遗址出土的龙形蚌饰是红山文化考古发现中出土的唯一一件舒展开的龙的形象,今年我们运用3D模拟拼接技术把它进行了复原,碳样测年数据显示其距今约6300年,填补了红山文化早期龙形象的空白。”孙金松说。
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发端于距今6500年前后,大约在距今5800年进入古国文明阶段,上接辽西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以其玉器传统、礼制建筑闻名中外。
《光明日报》(2024年09月19日 09版)
栏 目:文化新闻
本文地址:https://xinwen.oa.jl.cn/wenhuaxinwen/472.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2-23创新再现中国神话奇幻世界 AI微短剧《美猴王》
- 02-23山西上党:赶制花灯 年味渐浓
- 02-23“福娃之父”韩美林献给家乡济南一座艺术馆
- 02-23红果短剧《墙外桃花墙内血》入选国家广电总局
- 02-23短剧与综艺的创新碰撞 《开播!短剧季》研讨会
- 02-23今晚播出!《启航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
- 02-23“中演汇剧场演艺年度影响力”公布2024十大舞剧
- 02-22舞剧《天下大足》重庆首演:千年石刻在舞台上
- 02-22顶飞锅盖,山东这道菜什么来头?
- 02-22湘籍华侨成立湖南首家芭蕾舞团 助力东西方文化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10-25岚台非遗艺术品展在平潭开展 共赏两岸传统技艺
- 10-25大型舞台剧《三千孤儿入内蒙》巡演在上海开启
- 10-25新疆阿拉尔市塔里木金秋文旅系列活动开幕
- 10-25守护乡音中的文化密码——我国语言资源保护的现状和展望
- 10-25【光明论坛】汇聚培育时代新人的文化力量
- 10-23《只此青绿》:从舞蹈名作到银幕佳片
- 10-18辽宁阜新:“玛瑙+文旅”添活力
- 10-17【文化评析】文旅深度融合 迸发更多活力
- 10-132024天府书展:地方书展渐成行业盛会
- 10-12《日光之城》:描绘藏族人民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