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嘉宾北京畅谈文旅互融共“远方”
中新社北京9月20日电 (记者陈杭)20日,2024北京文化论坛“文化赋能:精神生活与产业发展”平行论坛在京举办,中外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新思路、新路径。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日益成为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引领。德国德累斯顿副市长安卡钦·克莱普什表示,德累斯顿是活力四射的大都市,集古典与现代文化艺术、经济、科学与研究于一体,历史悠久的市中心与现代建筑和当代艺术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越来越多的游客对德累斯顿产生兴趣,国内、国际旅游市场需求都在增长。
“我们拥有众多重要的文化景点和大量热爱文化的国内和国际游客。据统计,文化旅游约占罗马尼亚旅游总量的40%。”罗马尼亚国家文化中心主任利维乌·策拉努说,文化遗产是提高公民意识和参与城市建设的基本要素。对于面临去工业化等各种挑战的地区而言,要想实现振兴,就必须重视文化遗产宣传和价值创造。
突尼斯国家旅游局驻华首席代表阿诺尔表示,突尼斯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2023年,突尼斯游客接待量超930万人次,旅游业直接或间接提供了8万个就业岗位,对社会和经济产生了很大影响。
本月在北京举办的2024世界旅游合作与发展大会上发布的《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报告(2023)》显示,全球旅游产业复苏加速,2023年,全球旅游总人次同比增长超40%,全球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超20%。阿诺尔对突尼斯的旅游前景充满信心,“我们正致力于提升旅游服务的品质,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并推出一系列创新的旅游产品,以满足对体验式与冒险式旅行增长的需求”。
伴随文旅深度融合,“跟着演唱会去旅行”“跟着短视频去旅行”等成为时尚,为了看一部剧、一台戏、一场演唱会,奔赴一座城,已成为旅行热潮。中国旅游集团总经理范云军提到,伴随碎片化旅游需求上升,一款美食或一个特色项目都可能打动消费者,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与此同时,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单一的观光游,而是愈发青睐具有鲜明主题体验、独特文化内涵的文旅产品。
旅游功能的延伸和拓展离不开与文化等领域的融合发展,也离不开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交流互鉴。范云军表示,入境游方面,通过海外游客的视角,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民众的美好生活、新时代的美好中国形象。出境游方面,中国人有机会亲身体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增进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我们将以更加开放的理念做优做强出入境游相关业务,持续提升服务保障质效,利用海外签证中心和旅行社优势,用好融通中外的新方式和新表述,吸引更多外国友人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范云军说。(完)
上一篇:【节气里的大美中国】3000年前的“五谷丰登”,你想象不到!
栏 目:文化新闻
本文标题:中外嘉宾北京畅谈文旅互融共“远方”
本文地址:https://xinwen.oa.jl.cn/wenhuaxinwen/555.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2-23创新再现中国神话奇幻世界 AI微短剧《美猴王》
- 02-23山西上党:赶制花灯 年味渐浓
- 02-23“福娃之父”韩美林献给家乡济南一座艺术馆
- 02-23红果短剧《墙外桃花墙内血》入选国家广电总局
- 02-23短剧与综艺的创新碰撞 《开播!短剧季》研讨会
- 02-23今晚播出!《启航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
- 02-23“中演汇剧场演艺年度影响力”公布2024十大舞剧
- 02-22舞剧《天下大足》重庆首演:千年石刻在舞台上
- 02-22顶飞锅盖,山东这道菜什么来头?
- 02-22湘籍华侨成立湖南首家芭蕾舞团 助力东西方文化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10-25岚台非遗艺术品展在平潭开展 共赏两岸传统技艺
- 10-25大型舞台剧《三千孤儿入内蒙》巡演在上海开启
- 10-25新疆阿拉尔市塔里木金秋文旅系列活动开幕
- 10-25守护乡音中的文化密码——我国语言资源保护的现状和展望
- 10-25【光明论坛】汇聚培育时代新人的文化力量
- 10-23《只此青绿》:从舞蹈名作到银幕佳片
- 10-18辽宁阜新:“玛瑙+文旅”添活力
- 10-17【文化评析】文旅深度融合 迸发更多活力
- 10-132024天府书展:地方书展渐成行业盛会
- 10-12《日光之城》:描绘藏族人民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