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延边:人在景中人亦景
【文化中国行】
光明日报记者 任爽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张楠
“红太阳照边疆,青山绿水披霞光……”在中国朝鲜族民俗园非遗展游区,熟悉的朝鲜族民歌响起,朝鲜族演员与身着朝鲜族服饰的游客们一同唱着歌、跳起舞、打起长鼓,欢快的氛围感瞬间拉满。
中国朝鲜族民俗园坐落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园区内,40栋朝鲜族民族风格建筑物雅致古朴,歇山式屋顶高低错落,小路阡陌蜿蜒,水车、酱缸、酒坛等还原着朝鲜族传统生活劳作场景。80多座极具民族元素的集装箱、花车点缀其间,或售卖朝鲜族美食,或展示着特色文创,或为游客打卡拍照增添场景。
在园区内一家旅拍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朝鲜族传统服饰传承人俞玉兰一边指导游客穿戴朝鲜族服饰,一边介绍着能让拍照出片的朝鲜族礼仪。看到越来越多的游客换上朝鲜族服饰,喜欢上朝鲜族文化,俞玉兰很高兴:“我的愿望实现了,希望能让朝鲜族传统服饰走出延边、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来自北京的游客贾子涵梳着朝鲜族发髻,穿着粉白色系的朝鲜族服装,开心地自拍起来。“我是被网上的旅拍照吸引过来的,没想到米露、冷面这么好吃,还有秋千、伽倻琴、射箭可以体验。”
民俗园运营总监朱保坤说:“这样的体验感就是园区运营的初衷,我们努力呈现朝鲜民族文化最具特色的一面,用‘旅游+民俗+体验’的形式把民俗风情展示、文化体验、非遗体验、特色餐饮民宿、古朴传统建筑等融合在一起。”
为更好地还原朝鲜族传统民俗风情,园区专门从延边州农村平移来9栋建筑。不远处的爱玲家米酒小院就是其中一处。院落里,建筑古朴,米酒飘香,酒曲在阳光下散发着香气。
延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朝鲜族爱玲米酒制作技艺传承人安贞今端着清凉香甜的米酒,热情地招呼着游客品尝。“喜欢米酒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结合年轻人的喜好增加了各种风味米酒,还有好多客人对米酒制作技艺感兴趣。民俗园让朝鲜族文化传播得越来越远。”
不仅是米酒,辣白菜、米肠、打糕,跷跷板、投壶、陶艺……随着游客们身着朝鲜族服饰、品民族美食、体验文体活动的照片发布在个人社交平台上,他们自己也成了朝鲜族民俗的传播者。
今年上半年,中国朝鲜族民俗园共接待游客约164万人次,被网友推选为全国热门“沉浸式”景区第10名。延吉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卢平秀说,延吉将通过民俗园的打造,吸引更多游客来邂逅朝鲜族民俗风情,体验延边州的独特魅力。
《光明日报》(2024年09月20日 09版)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2-23创新再现中国神话奇幻世界 AI微短剧《美猴王》
- 02-23山西上党:赶制花灯 年味渐浓
- 02-23“福娃之父”韩美林献给家乡济南一座艺术馆
- 02-23红果短剧《墙外桃花墙内血》入选国家广电总局
- 02-23短剧与综艺的创新碰撞 《开播!短剧季》研讨会
- 02-23今晚播出!《启航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
- 02-23“中演汇剧场演艺年度影响力”公布2024十大舞剧
- 02-22舞剧《天下大足》重庆首演:千年石刻在舞台上
- 02-22顶飞锅盖,山东这道菜什么来头?
- 02-22湘籍华侨成立湖南首家芭蕾舞团 助力东西方文化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10-25岚台非遗艺术品展在平潭开展 共赏两岸传统技艺
- 10-25大型舞台剧《三千孤儿入内蒙》巡演在上海开启
- 10-25新疆阿拉尔市塔里木金秋文旅系列活动开幕
- 10-25守护乡音中的文化密码——我国语言资源保护的现状和展望
- 10-25【光明论坛】汇聚培育时代新人的文化力量
- 10-23《只此青绿》:从舞蹈名作到银幕佳片
- 10-18辽宁阜新:“玛瑙+文旅”添活力
- 10-17【文化评析】文旅深度融合 迸发更多活力
- 10-132024天府书展:地方书展渐成行业盛会
- 10-12《日光之城》:描绘藏族人民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