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文化论坛|智能催生新业态 看静态作品如何摇身一变成动态场景
新华社北京9月21日电(记者阳娜、魏梦佳)《黑神话·悟空》大量采集中国古代建筑数据,以数字技术搭建神秘的东方神话世界;百度大模型“文心一言”开发的“古文今问”功能,通过学习古代方志和家谱数据助力海外华人文化寻根;快手推出“可灵AI”导演共创计划,携手9位导演打造由大模型生成的AIGC电影短片……于9月19日至21日举办的2024北京文化论坛上,多位参会嘉宾分享的鲜活案例展现了我国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产业的新潮流和新趋势。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视效总监、黑弓BLACKBOW创始人王志鸥举例,企业在贵州打造的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用数字科技手段讲述长征故事,让大家在行走中体验长征精神;其在洛阳打造的“寻迹洛神赋”,将数字博物馆和传统演绎改造成了行进式演绎,已成为洛阳的重要文旅项目。王志鸥说:“希望通过数字科技,让全球人民感受中国的千年文化底蕴。”
9月20日,2024北京文化论坛分论坛“文化潮流:新兴业态与技术融合”现场。新华社记者 魏梦佳 摄
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输入一部《红楼梦》著作,就能输出一部电视剧?静态作品可以摇身变成会动的样子?多智能体在物理空间的交互可以生成完整的场景故事,还原古代城市和生活?这些有的已成为现实,有的或在不久的未来成为现实。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祁述裕介绍,苏州薛氏刺绣传承人张雪和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合作,利用形状记忆合金、温感装置等,创作了会动的苏绣《玉兰花开》。感知到人体温度后,记忆金属就会动起来,达到花开蝶舞的效果。
9月20日,2024北京文化论坛分论坛“文化潮流:新兴业态与技术融合”现场。新华社记者 魏梦佳 摄
根据《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到“十四五”时期末,中国将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
北京市出台《北京市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5年)》,推动人工智能与文旅深度融合,推进人工智能融媒创新实验室建设。上海市聚焦数字文创和元宇宙赛道,建设上海数字文创智算中心……
如今,我国各地积极打造极具当地特色的数字文化项目和产业。比如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通过集成语音识别、多模态交互等技术为游客提供虚拟导游;上海在虚拟引擎上营造异次元空间场景,打造虚实结合的沉浸式文旅体验新空间;“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这座沉浸式戏剧主题公园,通过前沿技术与文化内容的紧密结合,多维度展示中原大地波澜壮阔的历史、丰富多彩的文化。
北京积极培育文化新业态,让文化数字化的创新成果惠及更多社会大众。以科幻产业为例,北京创建了科幻产业集聚区,过去五年全国约五成科幻影视产品和四成科幻图书产生于北京。目前,北京拥有3000多家文化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约占全国五分之一。
论坛上发布的《文化产业投融资研究报告》显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各细分领域深度融合,加速形成数字文化新产业。科技创新快速应用于文化产业链各环节,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在数字技术推动下,未来文化业态将呈现智能化、数据化、场景化、游戏化等特点。”祁述裕表示,要加强文化产业与未来产业的融合,提升文化产业的前沿科技含量,强化多技术集成创新在文化产业中的运用。
栏 目:文化新闻
本文标题:2024北京文化论坛|智能催生新业态 看静态作品如何摇身一变成动态场景
本文地址:https://xinwen.oa.jl.cn/wenhuaxinwen/633.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8-01当童话“照进”现实 舞台剧《偶然之城》让观众
- 08-01“金树林·绽放之夜”揭晓荣誉名单《山花烂漫时
- 08-01北京民族乐团“中华四季·雨水”音乐会奏响20
- 08-01上海中心城区再添艺术“梯田” 大上海剧场于黄
- 08-01墨尔本学者评《哪吒2》:“中国动画可媲美西方
- 07-31穿越远古演绎神话 山西蒲剧《精卫填海》魅力何
- 07-31男星李承铉晒中国“五星卡”,这张卡有多难拿
- 07-31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将于2025年6月13日至22日举办
- 07-31纪录电影《您的声音》票房超2000万
- 07-31第十四届横沙书香文化节举行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10-22海外传播,让世界看到华夏之美(文化中国行·有一种风华叫中国·华服风⑤)
- 10-14如何让戏曲“大观园”里“百花绽放”
- 10-25岚台非遗艺术品展在平潭开展 共赏两岸传统技艺
- 10-14开拓新舞台 培养新观众
- 02-23山西上党:赶制花灯 年味渐浓
- 10-23《只此青绿》:从舞蹈名作到银幕佳片
- 10-22“新长征 再出发”曲艺展演举办
- 10-18辽宁阜新:“玛瑙+文旅”添活力
- 02-23今晚播出!《启航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
- 02-22《帕丁顿熊3》书影联动为观众带来暖心治愈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