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秦皇岛:近代建筑展新颜
【文化中国行】
光明日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李蔷 武艺群
充满历史韵味的百年建筑变身为博物馆,废旧的杂货库房变身为咖啡馆,昔日机械维修厂房变身为花园……在河北秦皇岛,汇集了众多近代建筑的秦皇岛港口工业旅游区成为旅游“热门打卡地”,一批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港口近代建筑经过精心改造,实现了活化利用,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
踏着百年开滦缸砖铺设的路面,走进绿树掩映下的欧式建筑——秦皇岛港口博物馆,一股浓郁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红釉色的木地板、拱形门窗、传统壁炉等设施展示着建筑内部的原貌。不同的展厅通过文物展览、模型演示、场景再现等形式,展现了秦皇岛港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处建筑建于1911年,曾属开滦矿务局,用于接待来宾、举办文化活动等。”秦皇岛港口博物馆展陈部部长边恒说,“我们在保留原建筑风格和格局的基础上,将其活化利用为港口博物馆,增加展览陈列功能、公共服务功能和社会教育功能,让人们走进建筑、了解历史。”
2023年,秦皇岛港启动5A级旅游景区——秦皇岛港口工业旅游区创建。“我们充分考虑与城市空间规划的衔接,在对既有港口历史文化遗存进行保护的前提下,将破旧的工业厂房重新设计和改造,融入时尚元素,完成对建筑和生活方式创造性理解与重塑,致力将其打造成为工业与时尚聚合、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港产城融合新园区。”河北港口集团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部长刘富强说。
在秦皇岛港第一座大型杂货库房和秦皇岛口岸最早的货栈——南栈房,集志愿服务共享空间、书吧与学习角于一体的咖啡馆亮相,吸引各类团体和游客开展社会活动、打卡参观。
在西港开埠地,废弃的集装箱巧妙组合,构筑成咖啡屋、书吧等休憩空间;旧厂房则被改建成教育营地……老建筑群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既延续了物质文化遗产和城市记忆,又让港城充满时尚气息。
“建筑是城市记忆的载体,秦皇岛是近代建筑保留较多的城市,港口近代建筑群包括厂房、仓库、码头、桥梁、管理办公用房、工人宿舍及商业街等。秦皇岛围绕城市发展,逐步推动近代建筑的保护与展示利用,鼓励社会力量投入,通过与旅游的融合,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扩大文物保护的影响力,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文化品位。”秦皇岛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文物科科长马猛说。
《光明日报》(2024年09月25日 11版)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2-23创新再现中国神话奇幻世界 AI微短剧《美猴王》
- 02-23山西上党:赶制花灯 年味渐浓
- 02-23“福娃之父”韩美林献给家乡济南一座艺术馆
- 02-23红果短剧《墙外桃花墙内血》入选国家广电总局
- 02-23短剧与综艺的创新碰撞 《开播!短剧季》研讨会
- 02-23今晚播出!《启航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
- 02-23“中演汇剧场演艺年度影响力”公布2024十大舞剧
- 02-22舞剧《天下大足》重庆首演:千年石刻在舞台上
- 02-22顶飞锅盖,山东这道菜什么来头?
- 02-22湘籍华侨成立湖南首家芭蕾舞团 助力东西方文化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10-25岚台非遗艺术品展在平潭开展 共赏两岸传统技艺
- 10-25大型舞台剧《三千孤儿入内蒙》巡演在上海开启
- 10-25新疆阿拉尔市塔里木金秋文旅系列活动开幕
- 10-25守护乡音中的文化密码——我国语言资源保护的现状和展望
- 10-25【光明论坛】汇聚培育时代新人的文化力量
- 10-23《只此青绿》:从舞蹈名作到银幕佳片
- 10-18辽宁阜新:“玛瑙+文旅”添活力
- 10-17【文化评析】文旅深度融合 迸发更多活力
- 10-132024天府书展:地方书展渐成行业盛会
- 10-12《日光之城》:描绘藏族人民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