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都:三峡门城涌动文旅热潮
【文化中国行】
光明日报记者 王建宏 张锐 光明日报通讯员 黎文来
这几天,夜幕下的湖北省宜都市三峡千古情景区游人如织、热闹依旧。
随着音乐响起,景区广场上聚集的人群瞬间静了下来,起火、熔铁、扬水、打花……一场流光溢彩的打铁花非遗民俗文化表演正式上演。
在非遗传承人娴熟的手法下,1600摄氏度的铁水在夜空中幻化成“满天繁星”,绚烂、璀璨,瞬间惊艳全场,现场游客发出阵阵惊叹,纷纷用手机定格下这一难忘时刻。
“邀请非遗文化进景区,与旅游深度融合,效果特别好。”宜都市文旅局局长陈美惠说。
壮阔的长江在宜都蜿蜒流淌50多公里,赋予了其“三峡门城”的美名。这座千年历史古城山水相映,钟灵毓秀,“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便是诗仙李白笔下的宜都。
如此好山水却带不来旅游热。过去,宜都境内文旅资源以自然风光为主,资源种类单一、品牌不优,游客到宜都多为“一日游”,甚至“半日游”。
如何进一步探索培育文旅品牌,让游客“停下来”?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纵深推进,宜都文旅产业迎来了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
“文化是文旅融合发展的灵魂,只有努力发掘属于宜都的长江文化价值、追溯文化脉络才能生产出更加优质的文旅产品。”宜都市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抢抓文旅产业发展春天,宜都积极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和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三峡千古情项目应运而生。
三峡千古情景区为集市井体验、沉浸演艺、风土民俗等为一体的沉浸式文旅项目。其中,大型歌舞剧《三峡千古情》共分为大禹开江、楚风国韵、长坂雄风、昭君出塞、高峡出平湖五个篇章,不仅融合了三峡地区文化名人、历史典故及风土人情,还运用多种现代技术,将宜都文化元素和属于长江三峡的史诗在舞台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20岁的大学生黎可欣在进入景区前就换上了汉服,精心做了造型,她开心地说:“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让我对当地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体验。”
行走在景区里,满眼都是“一步一景”的惊喜。古朴典雅的建筑、烟火气十足的集市、仿佛穿越百年的街道……游客沿途还可欣赏长江与清江两江交汇泾渭分明的自然奇景。开业仅一个月,景区就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宜都文旅传播热度持续攀升。
依托三峡千古情景区带来的巨大流量,宜都文旅也“借船出海”,该市以鲟龙湾岛为核心,与周边11处4A、5A级景区无缝串联,打造长江三峡旅游带、清江旅游带核心景区,预计每年吸引游客超150万人次。
《光明日报》(2024年09月26日 09版)
上一篇:让更多年轻人领略昆曲之美——两岸携手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走进北京
栏 目:文化新闻
本文标题:湖北宜都:三峡门城涌动文旅热潮
本文地址:https://xinwen.oa.jl.cn/wenhuaxinwen/827.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2-23创新再现中国神话奇幻世界 AI微短剧《美猴王》
- 02-23山西上党:赶制花灯 年味渐浓
- 02-23“福娃之父”韩美林献给家乡济南一座艺术馆
- 02-23红果短剧《墙外桃花墙内血》入选国家广电总局
- 02-23短剧与综艺的创新碰撞 《开播!短剧季》研讨会
- 02-23今晚播出!《启航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
- 02-23“中演汇剧场演艺年度影响力”公布2024十大舞剧
- 02-22舞剧《天下大足》重庆首演:千年石刻在舞台上
- 02-22顶飞锅盖,山东这道菜什么来头?
- 02-22湘籍华侨成立湖南首家芭蕾舞团 助力东西方文化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10-25岚台非遗艺术品展在平潭开展 共赏两岸传统技艺
- 10-25大型舞台剧《三千孤儿入内蒙》巡演在上海开启
- 10-25新疆阿拉尔市塔里木金秋文旅系列活动开幕
- 10-25守护乡音中的文化密码——我国语言资源保护的现状和展望
- 10-25【光明论坛】汇聚培育时代新人的文化力量
- 10-23《只此青绿》:从舞蹈名作到银幕佳片
- 10-18辽宁阜新:“玛瑙+文旅”添活力
- 10-17【文化评析】文旅深度融合 迸发更多活力
- 10-132024天府书展:地方书展渐成行业盛会
- 10-12《日光之城》:描绘藏族人民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