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彩绘兵马俑如何保护和留存?多年探索,他们找到了关键材料
兵马俑应急保护实验室近日投入使用。它的主要功能是现场第一时间保护修复秦俑的彩绘,堪称兵马俑的“急诊室”。记者将带领大家探访这个实验室,看锁定文物出土色彩的色度仪、能识别古人指纹的超景深显微镜,并为你揭秘彩绘保护的两种关键材料。
实验室投入使用
破解彩绘保护难题
陕西台记者张佳奇:现在来兵马俑参观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看点,就是我们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彩绘兵马俑,今天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保护和留存下来的。这是刚刚落成的一号坑现场修复保护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和一号坑的发掘现场非常近,可以对出土文物进行应急保护和加固。这个实验室可以做到全透明,近距离就可以观察到文物保护和修复的过程。
陕西台记者张佳奇:这是出土不久的兵马俑穿靴子的双脚,揭起泥土就能看见还残留在土层上的颜料。兵马俑的彩绘保护是个难点,经过两千多年的深埋,保存下来的颜料,最极端的情况下,出土后几分钟内发生急剧的变化,我们要紧急对它进行保湿和加固,有一些极端情况,颜料会很快脱水,所以保湿和加固非常重要,但怎么做到保湿和加固?
多年探索
找到彩绘保护关键材料
陕西台记者张佳奇:通过多年探索,工作者找到了两种高分子的聚合材料,聚乙二醇和聚氨酯的乳液,现在考古工作者正在用联合加工剂,对彩绘的表面进行修复。经过保湿和加固的彩绘,才能够永久留存下来,那么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更高新科技的手段应用在实验室里。
彩绘保护新科技
色度仪锁定颜色不偏差
陕西台记者张佳奇:我们肉眼观察颜色可能会受到角度、漫反射还有一些心理因素的影响,色度仪则几乎不受影响,激光每10秒钟检测一次,如果没有变化,这边的波形显示就会是一条直线,而一旦有变化,就能及时从图表中发现有变化,然后第一时间采取保护措施。
超景深显微镜
拍到古代工匠指纹
陕西台记者张佳奇:这件仪器叫做超景深显微镜,据说能够看到很多我们肉眼不容易发现的细节,特别是用它来看内部残留的痕迹可能会有不一样的发现,现在屏幕上显示有一枚指纹,这个应该是两千多年前制俑工匠留下的指纹,我们把这样的指纹收集起来,放到数据库里比对可能会发现很多新的历史信息,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方向。
文物保护科技
让兵马俑色彩纷呈
陕西台记者张佳奇:像这些高科技的手段,这间实验室里还有很多。比如工作记录系统、文物信息采集系统等等。所以,现在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参观,游客们可以看到神奇的“绿脸俑”、带有中国紫的“紫袖俑”、将军俑背后精美的腰带纹饰以及栩栩如生的彩绘俑头。
栏 目:文化新闻
下一篇:文化中国行丨沙漠中的“湖光山色”!新晋世界遗产巴丹吉林神奇极了
本文标题:文化中国行丨彩绘兵马俑如何保护和留存?多年探索,他们找到了关键材料
本文地址:https://xinwen.oa.jl.cn/wenhuaxinwen/886.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8-01当童话“照进”现实 舞台剧《偶然之城》让观众
- 08-01“金树林·绽放之夜”揭晓荣誉名单《山花烂漫时
- 08-01北京民族乐团“中华四季·雨水”音乐会奏响20
- 08-01上海中心城区再添艺术“梯田” 大上海剧场于黄
- 08-01墨尔本学者评《哪吒2》:“中国动画可媲美西方
- 07-31穿越远古演绎神话 山西蒲剧《精卫填海》魅力何
- 07-31男星李承铉晒中国“五星卡”,这张卡有多难拿
- 07-31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将于2025年6月13日至22日举办
- 07-31纪录电影《您的声音》票房超2000万
- 07-31第十四届横沙书香文化节举行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10-22海外传播,让世界看到华夏之美(文化中国行·有一种风华叫中国·华服风⑤)
- 10-14如何让戏曲“大观园”里“百花绽放”
- 10-25岚台非遗艺术品展在平潭开展 共赏两岸传统技艺
- 10-14开拓新舞台 培养新观众
- 02-23山西上党:赶制花灯 年味渐浓
- 10-23《只此青绿》:从舞蹈名作到银幕佳片
- 10-22“新长征 再出发”曲艺展演举办
- 10-18辽宁阜新:“玛瑙+文旅”添活力
- 02-23今晚播出!《启航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
- 02-22《帕丁顿熊3》书影联动为观众带来暖心治愈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