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沙漠中的“湖光山色”!新晋世界遗产巴丹吉林神奇极了
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坐落着一处神秘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
这座新晋世界自然遗产地域辽阔,是我国第三大沙漠、第二大流动沙漠;还拥有世界最高的固定沙山、最密集的沙漠湖泊、最广阔的鸣沙区域,以及多样的风蚀地貌。
独特的景观展现了非凡的自然美学价值,也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物栖息地。在这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交织出了一派美好的图景。
走进巴丹吉林沙漠,迎面而来的是壮美的高大沙山和多彩斑斓的沙漠湖泊。人们常常向往“依山傍水”的宜人美景,但可能没有人想过,在沙漠腹地也能实现“依山傍水”的愿景。只是这山是沙山,水是沙漠盐湖,当然也有淡水湖。“依沙山傍水”,就是这座新晋世界自然遗产巴丹吉林沙漠给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
陕西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董治宝:巴丹吉林的沙漠,首先是高大沙山,还有沙山之间的湖泊,再就是湖泊的这些颜色变化更增加了湖泊的美感,也给巴丹吉林沙漠申遗加分。
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党支部副书记、顾问刘强:根据一些国际资料发现这个地方极具遗产价值,后来我们就找到当时写这个资料的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一个国际专家,同时也是牛津大学的前副校长高迪教授,咨询了这件事情以后,发现巴丹吉林确实在国际上都被认可。
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境内拥有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沙漠等丰富多样且非常珍贵的自然遗产。
1980年,自治区建立第一批自然保护区,40多年来,内蒙古已在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区域建立了300多处自然保护地,而这也是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能够被原生态保护的重要原因之一。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监督专员敖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自然遗产地里面有三个自然保护地,自治区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完善规章制度,持续加大保护的投入,强化监督管理,坚持对外合作,不断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使众多珍贵的自然遗产得到了切实保护。
上一篇:文化中国行丨彩绘兵马俑如何保护和留存?多年探索,他们找到了关键材料
栏 目:文化新闻
本文标题:文化中国行丨沙漠中的“湖光山色”!新晋世界遗产巴丹吉林神奇极了
本文地址:https://xinwen.oa.jl.cn/wenhuaxinwen/887.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2-23创新再现中国神话奇幻世界 AI微短剧《美猴王》
- 02-23山西上党:赶制花灯 年味渐浓
- 02-23“福娃之父”韩美林献给家乡济南一座艺术馆
- 02-23红果短剧《墙外桃花墙内血》入选国家广电总局
- 02-23短剧与综艺的创新碰撞 《开播!短剧季》研讨会
- 02-23今晚播出!《启航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
- 02-23“中演汇剧场演艺年度影响力”公布2024十大舞剧
- 02-22舞剧《天下大足》重庆首演:千年石刻在舞台上
- 02-22顶飞锅盖,山东这道菜什么来头?
- 02-22湘籍华侨成立湖南首家芭蕾舞团 助力东西方文化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10-25岚台非遗艺术品展在平潭开展 共赏两岸传统技艺
- 10-25大型舞台剧《三千孤儿入内蒙》巡演在上海开启
- 10-25新疆阿拉尔市塔里木金秋文旅系列活动开幕
- 10-25守护乡音中的文化密码——我国语言资源保护的现状和展望
- 10-25【光明论坛】汇聚培育时代新人的文化力量
- 10-23《只此青绿》:从舞蹈名作到银幕佳片
- 10-18辽宁阜新:“玛瑙+文旅”添活力
- 10-17【文化评析】文旅深度融合 迸发更多活力
- 10-132024天府书展:地方书展渐成行业盛会
- 10-12《日光之城》:描绘藏族人民美好生活